國際智庫看杭州G20峰會:中國將為G20開闢新道路

2016-09-04 07:32:40|來源:光明網|編輯:杜軍帥

  作者: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任琳;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郭熙賢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在9月4日-5日于浙江杭州舉行,吸引了世界上百家著名智庫的目光。整合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聲音,將有助於我們看到大家不同和相同的關注。

  國際智庫看杭州G20峰會:中國將為G20開闢新道路

  來自“三架馬車”之土耳其和德國的聲音

  ——中國對全球治理的作用備受期待

  G20的“三架馬車”機制包括了前任、現任和下任峰會主席國。我們首先傾聽一下來自另外兩駕馬車的聲音。歷任“馬車”都具有問題導向性,希望借助G20這個治理平臺,表達它們對全球治理事業的希望和期盼。土耳其是上一屆G20會議的主辦國,對本次杭州峰會期待很高。土耳其經濟政策研究基金會主席居文•薩克對於本次杭州峰會主題中的“創新”則抱有很高期待,他對外界表示,這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發展中國家,為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於G20平臺未來的發展和全球問題的解決有重要作用。土耳其經濟政策研究基金會多邊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博茲庫爾特•阿朗認為,G20需要在公共産品供給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每年輪值主席國會改變,但目標、議程具有延續性。中國在擔任主席國期間指出創新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引擎。技術和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不可磨滅。德國是下一屆G20峰會的輪值主席國,德國智庫的代表也對杭州峰會的準備工作、主題都給出了高度評價。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德國T20聯席主席斯諾爾對此次G20杭州峰會上中國在全球問題的討論和解決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很大期待。他認為,此次峰會的議題在探討經濟的基礎上,也充分考慮到了社會和環境等因素,將對全球問題的治理起到更大幫助。

  金磚國家智庫看杭州G20峰會

  ——沒有中國的G20不是真正的G20

  借用“金磚之父”奧尼爾的話,“沒有中國的G20並不是真正的G20,G20因為中國而存在。”他也對此次峰會充滿期待。那麼,來自金磚國家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呢?有的國家重視發展問題、結構轉型,有的國家關注改革不合理的國際規則。以印度和俄羅斯為例,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瓦拉普拉薩德,在研討會上高度評價了G20峰會的主題,著重強調了“創新”和“包容”這兩個全球問題的重點。特別是在目前世界經濟整體疲軟的情況下,更急需G20平臺發揮作用,尋找各國經濟發展之道。他肯定中國的經濟轉型也將為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創造機遇,“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亞投行的設立,都體現了中國努力。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羅馬諾夫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肯定了中國在推進全球經濟共同發展,以及更加公平開放的國際規則的落實方面起到的關鍵作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看G20杭州峰會

  ——世界需要中國積極承擔大國責任

  美國的智庫依然更看重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係、全球治理等重要問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認為,此次杭州峰會將為重新思考地緣政治、全球治理及發展路徑創造機會。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鮑泰利則對此次杭州峰會能夠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很高的期待。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中國此次峰會需要更加關注公平、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問題。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將對其他成員國的經濟轉型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加拿大前總理、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研究員保羅•馬丁稱,此次峰會是國際合作重生的契機,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和落實多邊協定,都具有積極作用。法國扎菲爾歐亞合作促進會會長貝文江對本次杭州峰會也充滿信心,他説“以科學發展為基礎,以建設更具可持續性、更加公正的世界經濟為目標,中國將為G20開闢新道路。”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東亞經濟研究所所長彼得•德賴斯代爾在參加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T20)的會議時發言認為,杭州G20峰會的三個關鍵問題包括:G20發展議程的能力、貿易和投資問題、國際金融安全問題。而他同時也表示,中國受萬眾期待,更應該積極承擔大國責任,推進G20平臺上的治理活動。 (本文由任琳、郭熙賢整理和編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