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粵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率先與國家對接
南方日報訊(記者 謝慶裕 通訊員 楊華)繼今年6月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建成之後,廣東作為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試點省,平臺整合工作又迎來突破進展。
筆者7日從國家發改委在廣州召開的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已實現和各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的全面聯通,並在7月下旬按照國家第一批連通試點的要求,與國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成功對接。廣東成為全國3個率先與國家平臺實時交互共享數據信息的省份之一。
除了與國家平臺互通,我省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也不斷完善。省網上辦事大廳公共資源交易欄目開通了手機客戶端移動智慧服務,社會公眾、市場主體、監管部門可掃描欄目首頁的二維碼下載APP直接安裝,查詢全省實時公共資源交易信息。而通過廣東省政府採購網上商城,採購方從電商進行零星採購就如同公眾日常網購一樣快捷方便。
碳排放權等六大類已納入省級平臺交易
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促進公共資源交易規範化、透明化,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舉措。今年3月省政府召開的全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會議要求,全省整合平臺採用"4+N"的模式,即以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府採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産權交易四大類交易業務先整合到統一規範的平臺進行交易,其他品種的公共資源按照“成熟一個,進入一個”的原則,最終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
廣東省發改委在會議上介紹,按省、市兩級交易平臺佈局,除順德區外的其他縣區級交易平臺一律撤並,目前,政府設立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由整合前的284個減少為整合後的23個,平臺數量減少92%。全省1個省級平臺和22個市級平臺(含順德區)均已將四大類交易項目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
除了國家規定的四大類整合內容外,我省還積極推進交易範圍的拓寬,目前,已納入省級平臺統一進場交易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有碳排放權交易、公車拍賣兩大類,計劃納入的還包括:醫療藥品、器械集中採購、涉法、涉訴資産拍賣和公物拍賣等四大類。
四大類交易率先全程電子化
筆者從會議中獲悉,目前,我省依託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平臺實現省級各大分平臺、省市兩級交易平臺和社會化平臺的電子交易系統全面對接聯通,建成全省一門式、扁平化管理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
對於公眾來説,交易平臺整合帶來的最直觀變化是,越來越多類型的公共資源交易項目可通過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公共資源交易欄目進行辦理,辦事效率明顯提高。
筆者進入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在首頁選擇“法人事項”,然後就可以看到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連結,點擊進去就達到省網辦大廳的公共資源交易欄目。欄目下分為政府採購、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産權交易、公車拍賣、公物拍賣共六大類率先整合或即將整合平臺的項目。每一項點擊進去,就可以選擇進入該類交易對應的省級交易分平臺,以及21個地市和順德區的交易欄目入口。
此外,在公共資源交易欄目首頁,特种經營、排污權和碳排放權、林權交易、林業碳匯、藥品耗材、農村資産資源等六類交易項目已經預留有電子系統連結圖標,待條件成熟即可進入平臺。
“通過上述政務窗口,實現實體進場交易和虛擬網絡進場交易相結合、線上交易和線下交易相結合。”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四大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業務辦理均可進入平臺體系選擇相應平臺進行全過程電子交易。
對於辦理政府採購的各單位來説,還可以通過省網辦大廳公共資源交易欄目進入省政府採購網上商城,該商城把京東、蘇寧等多家第三方成熟電商平臺的商品接入,價格跟市民日常在電商平臺網購一致甚至有所優惠,有效地解決了以往政府採購“貴、慢”的問題。
截至目前,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公共資源交易欄目共匯集今年以來公共資源交易信息10萬多條、市場主體信息兩千多條、行政監管信息近千條。
交易數量規模可上網實時查詢
平臺的率先整合,使廣東公共資源交易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會議透露,2016年1至7月,全省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進行的公共資源交易總數68641宗,交易金額4987.28億元,增收205.74億元,節約270.86億元。特別是民間資本交易活躍,全省民間資本通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的交易總量超過2800億元,接近平臺交易總量的60%;碳排放權交易納入統一平臺後,累計成交現貨配額達3200萬噸、總金額超過10億元,均佔全國30%以上。
整合平臺也使得交易更加公開、透明,監管更為有力。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介紹,在省網辦大廳公共資源交易欄目中,每一項交易都有交易大數據分析頁面。從中可以一目了然掌握全省交易規模動態。這裡通過柱狀圖、折線圖和統計報表對全省各地各類交易數量和交易規模進行橫向對比。碳排放交易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交易數據也是每天實時推送過來。“我們還可以實時查看各個地市的交易情況。點開任一個市的連結,都有柱形圖和線形圖顯示具體的交易數據。”
公共資源交易中招標採購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專家進行評標評審,而專家資源又分散在各地,且有多有少,難以滿足各地對專家的需求,如何破解?
省發改委介紹,廣東已整合專家資源近2萬名,建立跨地區跨部門、互聯互通、統一規範的省級綜合評標評審專家庫,並設立互聯網網絡抽取終端,實現“一鍵點擊”共享專家使用,並開發遠程異地評標評審系統,推動專家資源“全省互通,各地共享”。
典型案例:
廣東特色“一門式高效辦理”
供應商全省投標認證成本可減九成
網上辦事往往離不開CA認證,整合交易平臺並通過省網辦大廳進行電子化交易之後,辦事效率和成本會大為減少。
在會議上,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演示了廣東CA(數字認證證書)交叉互認實現一門式高效辦理的例子。其應用省政府的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構建全省公共資源統一身份認證體系,不但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省市全程通用,還實現各行政部門的跨部門全程通用。
筆者看到,演示中投標企業使用廣州交易中心發出的CA證書登陸成功後,可以直接登陸到惠州的交易系統進行政府採購的投標報名。參加了惠州的政府採購後,同一家企業從省網辦欄目選擇公務拍賣,又可以無縫參與到珠海打私物品的網上競價。
該負責人指出,我省通過網上統一窗口,一地註冊,處處通行,便民高效的同時也節約了市場主體的成本,為企業減負。“原來如果供應商要全省投標,必須在各市都要購買KEY,第一年的證書成本要8400多元,一證通行後只需500-600元,僅CA證書這一項節約成本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