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科技小院”讓農民實現增産增效

2016-09-13 15:05:35|來源:中青在線|編輯:杜軍帥

  中青在線北京9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諸葛亞寒)記者今日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國際頂級刊物《自然》8日發表研究論文《科技小院讓中國農民實現增産增效》,這一成果是由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14名研究人員經過8年合作研究完成的。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張衛峰副教授和入住曲周科技小院的第一位研究生曹國鑫為共同第一作者,張福鎖教授為通訊作者。

  記者了解到,受知識不足、信息和資源缺乏、服務支撐不夠、土地産權制約、抗風險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困擾,科技進步難以轉化為農戶的生産力和農民收益,這不僅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是全球小農戶生産轉型的最大難題。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員長期紮根基層、在農村建立科技小院,與農民共同剖析增産增效的限制因素,創新集成適合當地條件的增産增效技術。

  以科技小院為平臺,科技小院的師生們整合科研機構、政府和市場多方力量和資源,探索提升農民科學種田水準和大面積實現區域增産增效的技術途徑和組織模式。創新的科技小院模式不僅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推進我國農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以小農戶為主的其它發展中國家都有廣泛的借鑒作用。

  河北曲周曾是有名的鹽鹼灘,經過老一輩科學家的艱苦努力實現了糧食自給,但在新時期如何進一步實現綠色增産和農民增收,仍面臨巨大挑戰。在與曲周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過程中,科技小院的師生們發現,農戶的作物産量和氮肥生産效率分別僅達到高産高效試驗基地的63%和57%。然而,在科技小院入住五年之後,曲周農民知識水準大幅提高,高産高效技術採用率從2009年的17.9%提高到了53.5%。2009至2014年,全縣糧食單産實現了試驗基地産量水準的79.6%,全縣糧食總産增長了37%,養分效率提高20%以上,農民收入增長了79%,曲週一躍而成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

  曲周的這一轉變就是依託科技小院應用土壤-作物系統綜合管理理論和技術實現的。通過産量差分析、農戶參與式技術創新、農戶組織模式創新與技術擴散途徑創新等手段,科技小院的師生們系統破解了小農戶增産增效的關鍵限制因素,集成創新了適合當地條件的增産增效技術,找到了農戶大面積應用技術的有效途徑。

  考慮到絕大部分農戶受教育程度低、對技術理解不夠、接受能力差制約了技術的大面積應用,科技小院還建立了“提升農戶興趣-強化信息傳播-建立農戶信任-實時決策諮詢”的新型技術擴散途徑,逐步破解了傳統技術擴散方式中農戶不感興趣、看不到、看不懂、記不住、不能用的關鍵瓶頸。

  例如,科技小院的師生們通過在村裏開展舞蹈、識字班等文化活動培育與農戶的信任度,大量示範和競賽激發農戶興趣,在村頭建立科技長廊、在農戶家裏發放科技日曆解決農民看不到技術信息的問題,大範圍培訓解決農戶看不懂的問題,以及通過實時諮詢解決農戶記不住的問題。

  論文發表當日,《自然》雜誌配發的評論文章説,“科技小院讓國際學術界開始思考在農業生産一線討論産量差真正意味著什麼?科技小院團隊在農業生産一線中詮釋了産量差的真正內涵。”

  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維托塞克和美森認為,科技小院模式非常重要,提供了農民與科學家交流、農民創新、不同服務主體協作的平臺。《自然》雜誌審稿人、國際小農戶可持續發展研究專家吉勒評價説,這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關於大面積推動小農戶增産增效的典型成功案例,是全球提高糧食産量、減少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

  據悉,自2009年在河北曲周建立第一個科技小院以來,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以全國養分資源管理協作網為依託,已在全國21個省市建立了81個科技小院,先後有30多名教師和200多名研究生進駐科技小院,探索不同區域、不同優勢作物、不同經營主體條件下農業轉型的技術、應用模式和區域大面積實現的途徑,取得了豐碩成果。(教育科學部編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