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紀實:宜昌夷陵區官莊村法律顧問制度成效顯著
官莊村村委會裏的調解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殷帆):官莊村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東北部,2011戶共6123名村民生活在這個自然環境優美、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由於地盤大、人口多、村情複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官莊村村裏涉法糾紛數量不斷上升。2012年起,村裏聘任了有豐富農村調解工作經驗的法律顧問,為村級重大事項提供法律依據,協調村級矛盾糾紛,提供專業法律服務。村民也逐漸形成了“有麻煩,找律師”的意識。
“(如果)起訴之後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他們的損失肯定大。合同簽訂得清清楚楚,他們不但要把地賠給我,還要承擔違約損失。第二個是我們不願意看到把人的關係搞壞了,不和諧。如果起訴以後,互相看見了就會跟(看到)敵人一樣。但是最後(通過法律顧問讓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哪些方面做得站不住腳,能夠和諧地把它處理好,這當然是個很好的事情。”這個對法律顧問表示讚許和感謝的是盧發信,今年55歲。2003年,盧發信不顧家人勸阻,放棄了磷礦石生意,在官莊村一次性買斷經營權40年,流轉荒地200畝,改造梯田辦農場,開始了二次創業。2011年3月,他註冊成立了“宜昌蜘蛛洞遊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初步成長為集種植、科研、經營、農家樂於一體的農業企業。
2016年5月份,有幾戶承包了盧發信的土地種植果樹的農民因為收成不好,不想履行當初簽訂的合同。盧發信不願意因為這樣的事跟農民發生衝突或者升級至對簿公堂,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村裏的法律顧問。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法律顧問認真負責,多次跟那幾戶農民溝通、講解合同、做工作。最後在多方的努力下,糾紛得以圓滿的解決。
法律顧問和村幹部一起調解村民糾紛
盧發信提到的法律顧問叫黃亮,是宜昌市夷陵區民生法律服務所的一名律師。2012年起,他擔任了官莊村的法律顧問。四年多來,通過開展法制講座,發放服務名片、法律書籍,上門服務,電話諮詢,提供法律意見等工作,黃亮共為官莊村代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化解矛盾糾紛58件,解答法律諮詢142人次,開辦法制講座6場次。現在他擔任了9家村(社區)和4家行政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黃亮説:“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是農村的孩子,對於農村糾紛的調解,我自認為有一定的親切感。(另外),作為我們基層法律工作者,經濟效益只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要服務基層。”
其實黃亮跟官莊村的不解之緣在2011年已經開始了。當時因為一個村裏耗時三年都沒有完結的案子,官莊村村支書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找到了黃亮。後來在黃亮又為村裏解決了幾個小糾紛之後,村支書認識到了法律顧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黃亮也順理成章的在2012年正式成為了官莊村的法律顧問。
夷陵區小溪塔街道官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永才説:“我覺得法律工作者追求經濟效益是一方面,追求社會評價、社會效益可能在某個方面更為重要。基於這兩點,他也被我的誠心感動吧。(後來)每次在(村委會)重大決策的時候我來諮詢他,結果反響非常好。”
法律顧問黃亮和村幹部一起現場調解村裏土地糾紛
在採訪中,黃亮説,村裏的糾紛主要集中在相鄰權、離婚、承包合同和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這其中,山林權的臨界糾紛是最難調解和處理的。而在實際的工作中,由於個人精力有限、糾紛數量多等原因,他採取了“三級制”的原則:一旦發生糾紛,由村裏的法治文化宣傳戶進行第一次調解,摸清事件發生的情況和經過。如果不成功,再由村裏治保主任進行二次調解。二次調解沒有結果的話,再由法律顧問參與進行三次調解。黃亮説:“作為糾紛調解來説,最主要的是要尊重客觀事實,就是我們平常説的要有‘三心’。首先要有公心,要有一種公正的心。第二要有細心。農村很多的事情都是從一些小事情引發的矛盾。只有從細微之處,才能發現雙方矛盾的起因。另外要有耐心。農村糾紛的調解有時候你通過給他擺事實講道理講了之後,他還有一個逐漸消化的過程。”
官莊村的老百姓親眼看到、親身體驗到了法律顧問的專業、負責、努力和成效。法律顧問進村服務以來,官莊村法制建設工作逐漸完善,村幹部和老百姓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不斷增強。官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永才深有感觸地表示:“請法律顧問來之後給我感覺,現在村幹部在依法治村層面上再沒有碰到違規、違背法律和程式不到位的現象。第二,群眾講究法律,依法來訴訟權利,這部分人也多了。第三是群眾的守法意識也增強了,‘信訪不信法’的現象確實少了。我們社會和諧穩定這一方面確實大有好轉。”
法律顧問制度在官莊村的成功其實僅僅是夷陵區乃至宜昌市建立和實施法律顧問制度的一個縮影。法律顧問工作的全面推進,為宜昌市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了有效的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