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蘭州沈家嶺村的“精準扶貧”:技能培訓見實效

2016-09-20 09:01:3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沈家嶺村的紅色旅遊文化長廊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鄧晨曦):9月19日下午,全國“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蘭州七里河區魏嶺鄉沈家嶺村,圍繞紅色旅遊文化發展及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了主題採訪考察活動。

  依託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旅遊

  沈家嶺村是解放蘭州戰役沈家嶺戰場遺址所在村。在二十世紀的中國革命戰爭史上,蘭州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軍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城市攻堅戰,也是解放大西北時與國民黨馬步芳集團最關鍵、最激烈的一次戰略決戰。

  近年來,該村依託紅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以“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紅色旅遊,建起了紅色文化長廊、陳列室、戰地醫院、紅色文化驛站、戰壕遺址、農家樂等景點,並持續開展了“一月一主題”系列教育活動,使沈家嶺紅色教育基地初具雛形。

  持續深化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

  鎖定貧困村、瞄準貧困戶,通過大數據平臺篩選、貧困戶入戶調查、村民走訪驗證等方式,全面精準摸底各村貧困戶家庭中勞動力狀況,依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及個人意願,集中力量向貧困戶勞動力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先後舉辦家政、月嫂、農業技術、駕駛員、廚師等培訓10余期,培訓人數達650人,取得了由國家勞動技能鑒定部門認定的技能證書,全年完成勞務輸轉380人。

  造血式扶貧:打造特色勞務品牌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培訓方式,突出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著力打造特色勞務品牌,有效增加了貧困家庭的經濟來源。2015年,七里河區輸轉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1850人,創勞務收入5653.48萬元。

  捆綁式扶貧:在精準扶貧專項貸款上做文章

  探索建立“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對有經營能力、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集中“一站式”服務辦理貸款;對有貸款意願但經營能力弱或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引導其以5萬元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作為本金入股合作社(企業),並將扶貧責任捆綁給合作社(企業),根據入股貧困戶數,在合作社(企業)設立2—10萬元的“貧困戶救助基金”,用於臨時救助。目前,全區設立“貧困戶救助基金”合作社(企業)18家,救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550戶。

  動態考核,確保扶貧攻堅考核精準

  充分發揮考核的“風向標”“指揮棒”作用,著眼于健全完善正面激勵機制和懲戒問責機制,七里河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建立了“一週一調度、兩週一督導、月月促進度”工作制度,並會同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組建了專項督查組,採取入戶走訪、隨機抽查、聽取彙報、電話回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每月對精準扶貧工作至少督查1次,對工作落實不力、工作內容不精準、工作措施不到位、貽誤工作的人和事,堅決約談、嚴肅追責,確保精準扶貧工作按照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