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人權紀實]鄂倫春族歌唱家曲雲:傳承是一個民族的事情

2016-09-22 16:22: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鄂倫春民族歌唱家曲雲 屈功澤攝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建峰):憑藉一副好嗓子,18歲曲雲就考上鄂倫春自治旗烏蘭牧騎,在這個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一唱就是四十多年。年輕的烏蘭牧騎團員,成了國家一級演員、鄂倫春民族歌唱家,傳唱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民族歌曲。2014年,曲雲退休了。令她沒想到的是,退休之後感覺更忙了。排練新歌、搞演出是一樣沒落下,除此之外又多了一項更重要的事情——教學生。這些學生,可都不是什麼藝術學校的學生,曲雲老師的學生都是普通小學生。

  唱歌的都是鄂倫春自治旗阿裏河三小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合唱是鄂倫春民歌《高高的興安嶺》。領唱的老師——鄂倫春民族歌唱家曲雲,剛教唱了幾遍,學生們就能把歌曲完整的唱下來了。

  “他們的音樂感覺非常好,那麼聰明,上次教了三年級,這次是二年級。這次我找了幾個鄂倫春的兒童歌曲,先把他們老師教會了,然後再教給孩子。”1972年,曲雲進入鄂倫春自治旗烏蘭牧騎工作。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是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1957年誕生在內蒙古大草原。烏蘭牧騎是一支民族地區文藝團體,他們長期堅持紮根基層為農牧民服務,草原田野就是他們的舞臺。用曲雲老師的話來説,在烏蘭牧騎工作時候想法很簡單,就是為獵民為牧民服務,不管面對多少觀眾,即使是只有一個觀眾,也要演出。

  一轉眼,四十多年了。曲雲老師始終潛心鑽研,發展民族音樂,紮根於民族音樂厚土,吸吮民族音樂的養份,在研究、創作中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她收集、整理、翻譯了近60首鄂倫春民歌,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搶救和保護珍貴的民族藝術遺産。

  2014年,曲雲老師退休了,離開了工作一線。但這時候她卻有了新的想法:“我從最近這幾年才認識到,我之前一直在做演員,之前沒有想那麼多。我四十多年的工作經歷,也是一直在唱鄂倫春的民歌,外民族的歌曲也在唱。現在我有個新的想法,我去年就突然有這麼一個想法,跟旗裏談了談。”

圖片默認標題

曲雲在阿裏河三小進行義務授課 屈功澤攝

  曲雲老師説的這個新想法,就是教課,搞民歌的教學傳承。曲雲老師向鄂倫春自治旗彙報了自己的新計劃。令她感到驚喜的是,她的計劃得到自治旗政府大力支持。當地政府馬上為曲雲老師購置了鋼琴,還分配了專門排練教室。曲雲説:“我開班已經一年多,學生有10個,最小的孩子5歲,最大的孩子10歲。都是鄂倫春族的孩子,有一年的時間,已經教會6首鄂倫春的民歌。”

  如果説去阿裏河小學授課、教唱鄂倫春民歌算是普通班,曲雲老師把這10個鄂倫春孩子看作是專業班。阿裏河小學的孩子都不是鄂倫春族,教唱他們鄂倫春民歌算是一種普及推廣,讓他們感受到民歌的魅力。教鄂倫春民族的孩子,曲雲老師是從教鄂倫春語言,培養感情開始。除此之外,還有專業課,欣賞課,樂理課,形體課。説到這兩個班的共同之處就是沒有學費,曲雲老師都是義務授課,不收學費。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時間悉心培養,曲雲老師的小學員們已經能夠登上舞臺。在曲雲老師帶領下,小學員在呼和浩特進行了一場演出。精彩的表演後,曲雲老師又有了新的收穫:“演出感動了他們,要資助我們,辦一個班,找三十個學生,不局限于鄂倫春族,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包括在本地區居住的十幾個少數民族,只要有優秀的就要。辦一個班就教民族歌曲。”

  內蒙古商學院提出了贊助計劃,為曲雲老師的“專業班”擴大招生規模,多吸收其他少數民族的學生,並讓這些學生接受更專業的音樂教育。曲雲老師半開玩笑地説,“我這是上了賊船了,下不去了。”嘴上雖是這麼説,但曲雲老師心裏很明白,這是一個民族的事情,不是個人的事情。

  曲雲老師認為,教學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工作要一點一滴地做,但成效就要看十年、二十年之後了。等這群孩子長大了,他們這段學習鄂倫春民歌的經歷會讓他們受益匪淺。用自己民族的語言,用歌唱的方式表達情感。作為一個鄂倫春人,他們會對自己的民族很自豪,他們慢慢地會成為鄂倫春民族文化的傳承人,接過曲雲老師手中的接力棒,把鄂倫春民族文化繼續傳承併發揚下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