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內九大美術院校素描作品集粹“2016全國素描藝術大展”

2016-09-23 22:41:3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圖片默認標題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開幕式上表示: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好的畫家,就沒有好的展覽,中國美術館就不會有好的收藏,這是該館舉辦此展的“私心”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思恩):在當下的藝術世界,以裝置、新媒體、行為、表演等形式為代表的當代前衛藝術共同提出了一個問題,“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這句話在今天還成立嗎?

  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 “2016全國素描藝術大展”于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該展覽匯聚了國內9所專業藝術院校的師生素描作品近300件,來回答上面這個問題。

  據悉,中國美術館主辦此展,旨在展示中國專業美術院校素描學科建設和發展歷程,深入探討高等美術院校素描教學的重要性、方向性和可能性,推動全國高等美術院校素描教學的新發展和我國美術事業的繁榮。本次展覽既展示了九個學院素描教學的傳統與特點,也體現了他們在傳承與拓展素描語言等方面的成果。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開幕式上表示,教育部認為這個展覽是一個教育的展覽,説明中國美術館重視美術教育。因為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好的畫家,就沒有好的展覽,沒有好的展覽就沒有好的收藏,“所以中國美術館辦這個展覽我們也是有點私心的,就是我們希望全國的美術院校每一個都辦的非常好,人才輩出、佳作輩出,然後把好的作品都送到中國美術館來展覽,由我們來收藏,傳之於後世。”

  吳為山説,在中國美術的殿堂展示幾代中國美術家以單色所刻畫、所描繪的大千世界,在這裡有人、有物、有情、有理、有科學、有藝術,它是近現代以來,西學東漸過程中,西方繪畫傳統融入中國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的表徵,是幾代中國美術家在傳統與現代、理想與現實、西方與東方的價值判斷和藝術追求的過程中探索的成果。

  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共同協辦。

  兩千五百多年前,論語中就有“繪事後素”之説,而《考工記》也記載道“凡畫饋之事後素功”,這説明素描在整個繪畫過程具有其他繪畫因素無法替代的作用。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它對造型藝術有諸多作用,許多藝術巨匠都曾多次以其切身體會告誡青年學生:要練好盡可能全面而紮實的基本功,它對未來在藝術上的創造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

  素描作為基礎訓練的必修科目在美術專業教學中由來已久。自十六世紀末,意大利人阿尼以巴利、拉奇等人創辦的波侖亞美術學院就已將素描作為基礎必修課程,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造型基本功,自此素描教學就成為學校美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十八世紀初,俄國派大批留學生去意大利學習,從而引入了石膏像素描的訓練方法;日本素描是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由留學生和外籍教授傳入的。本世紀三十年代,留學法、日人士將石膏像素描帶入中國,從此把西方的素描課程引入我國的美術教學,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半個世紀中,這一教學體系得以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素描教學一直是造型藝術學科的一個重要的課題。素描是造型的基礎,以往的傳統素描教學對現代的藝術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然而,在當代國內、國際藝術語境和全球藝術資訊同步的時代背景下,已有的傳統素描教學不斷受到新藝術樣式和思想的衝擊。以裝置、新媒體、行為、表演等形式為代表的當代前衛藝術共同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素描還是藝術家或學生必須的訓練手段嗎?換句話説,“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這句話在今天還成立嗎?

  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和科學的飛速發展,造型藝術自身所涉及的範圍不斷擴大,傳統意義上的素描教學也隨之面臨著一些新的課題、要求和挑戰。

  吳為山介紹: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美術新思潮的興起,素描藝術的意義與作用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八十年代以來,當代藝術的崛起使得素描藝術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在裝置藝術、觀念藝術的衝擊下,愈來愈多的年青人忽略了素描造型基礎的作用,把目光投向了以觀念為主的表現形式。基本功、造型愈顯邊緣化,素描逐漸失去了往昔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一大批青年藝術家用獨特的視角和方式拓寬素描藝術的邊界,他們轉變傳統意義上的素描觀念,突出反映在素描與不同畫種的關係上——油畫專業重明暗色調,雕塑專業重空間結構,中國畫專業重線條表現,設計專業重裝飾構成,版畫專業重黑白對比等等。表現主義、立體主義、超級寫實等流派的現代理念滲透到素描中,一個開放的當代美術教育在素描的影響中呈現。

  吳為山表示,“素描教學如何展開”,“如何通過對素描藝術本質的學習傳承人類文明,並在當代文化語境中使素描展示新的藝術生命價值”等成為了新時期的新問題,需要業界、教育界共同探討。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