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走出“兒童用藥之困”
政府可以通過更合理的政策激勵,做好更基礎性的工作,來凝聚解決問題的合力。救救孩子,行勝於言。隨時監測政策的效果和落地情況,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分內之責。
最近,媒體報道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數據。據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有約30000名兒童因用藥不當陷入無聲世界。而由於兒科“缺醫少藥”,我國每年5—14歲孩子死於可預防和可治療疾病的人數可能多達10萬。另據統計,我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為成人的2倍,新生兒高達24.4%,為成人的4倍。
兒童“缺藥”已是一個老問題,只是沒想到後果會殘酷到這個地步。如果一個孩子患的本非絕症,卻因為“缺藥”或者用藥錯誤而丟了性命,顯然是最難以令人接受的。這樣一個老問題,必須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視。兒童用藥的研發難題是共性困境,但國際上也已有一些有效的應對方案,值得我們借鑒。
比如,針對藥企欠缺研發兒童用藥的動力,美國出臺了專門的鼓勵政策。對於企業經過臨床試驗,標注清楚兒童用藥的用法和用量的,會給予6個月的市場獨佔權。相對於成人用藥,兒童用藥的市場較小、利潤不高,這種獨佔保護,會讓企業有更多積極性去進行研發和生産。相比于直接的政策補貼,這能更好地調動市場力量,激發更多的供給。
解決兒童“缺藥”的問題,不能直接依賴政府,但政府可以通過更合理的政策激勵,做好更基礎性的工作,來凝聚解決問題的合力。企業缺乏研製兒童藥的積極性,也可以説是一種“市場失靈”,從企業的角度來説,研製兒童藥的性價比不夠高,那麼政府能不能提供幫助,降低企業研製的難度和成本?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是在基礎數據方面提供有效支持。
我們國家多數兒童醫院是公立醫院,兒童的臨床用藥數據和兒童不良反應情況,政府相關部門理應有所掌握。如果能建立數據庫,並向藥企開放,那就可以大大降低企業前期的調研成本。而且,類似基礎的數據工作,不僅對研發藥品有幫助,也能夠在分析大數據的基礎上,研究兒童用藥存在的問題類型,減少人為導致的用藥悲劇。
實際上,之前也有一線醫生指出,由於我國缺乏具體的兒童用藥的規範和指南,醫生在開藥的時候常常只能靠經驗和感覺,家長在喂藥的時候則多半靠“手掰”。一些兒童用藥的不良反應,並不是“缺藥”,而是開藥、用藥過程不規範導致的。如果有更科學的用藥規範,那就能避免部分悲劇,並且也能給開發生産兒童藥品提供指引。
其實,對於兒童用藥的問題,從2014年出臺《關於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到今年6月出臺《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國家已經在想辦法調動企業和市場的力量。但正如相關藥企負責人所言,“國家政策帶來的産業推動還沒有落到實處”。而如果不能推動政策落地,讓一線企業儘快感受到研發的便利和動力,其效果便難免打折。
救救孩子,行勝於言。隨時監測政策的效果和落地情況,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分內之責。如果一個政策沒有落地的時間表,遲遲不見成效,顯然要追問相關部門的責任。此外同樣重要的是,在“任務清單”中,要看到政府部門的行動方案和目標,在建立兒童臨床用藥數據庫等層面,政府大有可為的空間。(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