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完成“調查報告”探知民眾生死觀
原標題:專家完成“調查報告”探知民眾生死觀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們如何看待人生的最後階段?醫學專業背景與非專業背景、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如何看待死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8日披露,該院與與克卿書院採用網絡調查和滾雪球的抽樣方式,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受眾完成了《生命教育、優生優死現狀與觀念調查報告》。
數據顯示,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對於生命教育的認識存在著顯著差異:醫學生更加重視生命教育,對生命、死亡的思考更多;中年人看待生死更加坦然,老年人雖然可能認識到死亡品質的意義,但是當自身面臨生命盡頭時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堅持“即使無意識,插管也要活著”。
醫院方面告訴記者,接受調查的528人中,其中有醫學背景的有194人,佔總人數的36.74%;非醫學背景的有334人,佔總人數的63.26%。調查人員設置了26道與生命教育有關的問題,其中醫學生和非醫學生共同回答的有13道。
關於“對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接受調查者中,調查對象對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的得分均值為2.78。僅有30.3%的人表示“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這表明對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總體偏低。調查人員表示,這一結果與當前社會生命教育偏少的客觀現實相一致。
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上,超過67.42%的被調查者認為非常重要;對“在大學裏是否需要加入生命教育的課程或講座”的態度上,有58.14%和22.92%的被調查者認為非常需要和比較需要。
從年齡角度來看,中年人對於生命教育更為重視,相比而言,老年人對於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對這一事實,受訪人群普遍接受。
根據調查報告,一方面人們能夠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對死亡有所畏懼,不願過多想像。即便是有醫學背景的受訪者,在現實生活中“談到死亡很自然”者佔比也不超過50%,僅為44.85%,大部分人只是“偶爾會談死亡”,5.15%的醫學生表示完全避諱死亡相關話題。
對於優生優死問題的態度,有醫學背景的受訪者雖然普遍贊成“優生優死”,77.31%的受訪者表示比較贊成或非常贊成,得分均值為4.21;但對於“計劃死亡”這一問題的看法卻相對保守,平均得分僅為2.86。
在非醫學背景的受訪人群中,有79.04%的被調查者認為“現代醫學除基礎醫學外還包括對患者的緩和關照”,僅有20.96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現代醫學就是一門治病救人的基礎醫學學科”。人們對於醫學的定義認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醫學理解的偏差性。
對於“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誰擁有最終決定權?”這一問題的看法,在有醫學背景的受訪者中,絕大部分人(93.81%)認為本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擁有最終決定權。
調查顯示,當假設自己的生命處於彌留之際時,五成以上(53.22%)的受訪者選擇“不住院,和親人享受剩下來的每一天”,也有相當數量(41.67%)的受訪者選擇“住院,積極在醫院治療,失去意識後有尊嚴地離去”,選擇“住院,積極在醫院治療,最後即使無意識,插管也要活著”的人僅佔5.11%。反映了人們對於自我死亡品質的重視,普遍期望自己的離去能夠體現尊嚴。
“假設處於彌留之際,但醫療僅可以維持生命,你會怎麼做?”,關於這個問題,從年齡分組來看,不同年齡出現了顯著差異:老年人對於生命延續的渴求更加強烈,超過一半的人選擇積極治療,並且有一定的人群選擇“最後即使無意識,插管也要活著”;中年人則整體對死亡較為坦然,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不住院,和親人享受剩下來的每一天”。調查顯示,訪人群普遍接受死亡品質的重要性,而非醫學背景人群對於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度甚至略好于醫學背景人群。
在被問到最好的“離開”場所時,非醫學背景人群的選擇是:大多數受訪者(58.08%)選擇了“家裏”,四分之一(25.45%)的受訪者選擇了“三甲醫院”。受訪者對於整個社會的臨終關懷現狀普遍不是很了解,表示“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不足四分之一,僅佔23.10%。大部分受訪者(69.89%)不清楚自己的居住地是否有臨終關懷機構。
調查報告顯示,雖然受訪人群整體對臨終關懷現狀的了解有限,但不同年齡群體對於臨終關懷的了解情況存在顯著差異,中年人的認知出現兩極分化。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中國最早成立的腫瘤專科醫院,多年來,醫院在不斷追求醫療技術進步的同時,更將視角延伸到癌症患者的心理困擾。提出了“身心同治”的理念。該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柳光宇教授當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生命教育的開展僅靠醫院和醫學院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生命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醫學生,而應更廣泛地面向社會進行宣教。他舉例説,美國等國家在領取駕照時就要明確對於器官捐贈的意願,讓領取駕照的人去思考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他認為,這些做法中國也可以學習和借鑒。復旦大學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提出,醫生對於生命教育的理解更應比一般人要深刻。
對更廣大人群進行生命教育,重要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和理解,是對生死的思索後得出的理性選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吳小華主任提出,要讓患者生的有品質、死的有尊嚴。
據知,2015年,經濟學人智庫(EIU)發佈死亡品質指數報告,以姑息治療與醫療環境、人力資源、醫療護理的可負擔程度、護理品質以及公眾參與水準五大類指標作為依據,對全球80個國家的死亡品質進行評估和排名,中國位列71位。該指標發出後,也引起了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有知名媒體曾就此做專題報道,分析了中國死亡品質指數偏低的原因。
調查人員告訴記者,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受訪者對於死亡品質指數的了解非常有限,即便是具有醫學背景的受訪者,表示“了解”和“比較了解”的人數佔比不超過20%,39.18%的人表示“非常不了解”,“不太了解”的人數佔比第二多,為26.29%。
虞先濬指出,一個優秀的醫生,技術是“武器”,而最重要的是不僅要追求理想狀態,更要能夠權衡、融合,照顧方方面面的利益:既不給病人造成過多的痛苦,也要為活著的家屬多考慮。他認為,生命教育不能孤立地看待,更要將患者放入其生活圈,整體考慮,既要重視患者的死亡品質,也要照顧到其家屬的生活品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