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營養學家很鬧心:辯不過偏信保健品的老媽
原標題:著名營養學家很鬧心:辯不過偏信保健品的老媽
右邊這些事你是不是覺得眼熟?是不是覺得好像就發生在你身邊一樣?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被騙者有驚人的相似性——他們絕大多數是老人!
為什麼老人總被騙?聽聽老人子女、醫學專家、律師、老年問題專家、心理專家怎麼説。
案例
營養學專家辯不過
偏信保健品的老媽
最近,遼寧省內一家權威醫院著名營養學專家劉先生很鬧心,劉先生在省內甚至在全國營養學界知名度很高,可是,他無法説服偏信保健品養生的媽媽。
“藥房裏面10元錢2盒,保健品換個包裝就賣2000元,可是我媽媽卻偏信這個。我媽買的那些保健品的外包裝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什麼番茄紅素膠囊、深海魚油,有的説抗衰老,有的説增強免疫力,還有的説能預防心腦血管等各種疾病。作為醫生,我最清楚這類保健品的作用。”劉先生説。
劉先生説:“我從理論到實踐,從被騙的真實故事到騙術解析,全講了,我媽就是不信。她説,‘你是醫學專家,人家是養生專家,各有各的理論。’如今,我媽又開始迷所謂中藥類的保健品了,認為這種保健品沒有副作用。真鬧心,老人買這個,純屬是心理作用,我實在是沒辦法了。”
數據
被騙老人中八成是男性
近幾年來,瀋陽晚報新聞熱線96009-1幾乎每天都能接到老年人被騙的投訴。被騙的類型有買藥返錢、金融詐騙等。任蕊是我國著名的老年期刊的資深編輯,也是老年問題專家。任蕊介紹,他們雜誌每期都有《親歷騙局》欄目,但是,效果並不好,仍然還有很多老年人被騙。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調查發現,被騙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60歲-80歲,老年男性佔被騙者的80%,女性佔20%。老人發現自己被騙後選擇維權的僅佔10%左右,大部分老人是由子女幫助維權的。
盤點
這些騙局你遇到過嗎?
女孩熱心推銷保健品:沈河區吳先生的母親身體很好。一年多前,有兩個小姑娘很熱心的向她推銷保健品,她於是買來吃。一年下來,花了好幾萬元,卻吃出了問題,老人兩次入院治療。吳先生説,老母親同一時間吃8種保健品,怎麼能吃不出病?
謊稱幫助困難老鄉騙錢:今年70歲的高先生到瀋陽一家書店看書,與一中年書友相識。交談中,這個書友稱與高先生是老鄉,並表示自己正在瀋陽籌辦老鄉會,幫助困難老鄉,現在正用集資的方式搞老鄉慈善基金,最多的一人捐助了2萬元。高先生一想到能幫助困難老鄉,當即把卡裏的2萬元現金取出來交給了中年書友。當高先生冷靜下來時,中年書友已不見蹤影。
與老人曖昧推銷收藏品:今年9月初,因為一個偶然打來的行銷電話,70歲的張大爺結識了瀋陽一家收藏品公司的工作人員小影。27歲的小影一直曖昧地與張大爺保持著聯繫。小影多次提出讓其買收藏品幫她完成業績,並不富裕的張大爺均滿足了其要求,投資了兩萬多元。其實,這段所謂的戀情不過是一場騙局。
假裝高人給人算命騙錢:今年8月,沈河區一家高檔小區裏的張老先生,在兒子家小區裏結識了一位“高人”。張老先生對“高人”深信不疑,請其為自己的3個孩子看了看,張老先生給了“高人”3000元感謝金。當晚,兒子們知道真相後,找“高人”算賬,但“高人”已人間蒸發。
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 黃慶
分析
老人為啥總被騙?
佔便宜心理:任蕊認為,很多老年人被騙就是因為有佔便宜的心理。騙子們抓住了老年人這個心理特點,展開心理攻勢,用小利誘惑,從而騙取更多的財富。
渴望被關愛:親子教育專家裴瑾瑩認為,中年人的生存壓力很大,很少有時間陪伴老人。一些保健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在利益的驅使下,對老人們投入了大量的感情,滿足了老人渴望被關愛的心理特點。
輕信身邊人:心理專家周永梅認為,老人視野受限,很容易輕信身邊的人,因為離你最近的人影響你最深。
想長命百歲:周永梅説,人到老年,對死亡越來越恐懼,一些保健品公司利用了老年人渴望長壽的心理,誇大保健品的效果。
易崇拜權威:周永梅説,騙子常常會利用老人更容易崇拜權威的心理特點“請君入甕”。老人輕信後,便會花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去購買所謂的“神藥”。
對策
咋防止老人被騙?
子女:應像銷售人員那樣關心父母
鐵西區居民張先生表示:“陪伴老人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們每個做子女的,都能像保健品公司的銷售員那樣,老人就不會輕易去買保健品了。”
醫生:老人應該用知識武裝自己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會長殷大奎説,作為消費保健品的普通人,平時應多學一些常見疾病的防治知識,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少上當受騙。
律師:應出臺管理辦法加強監管
遼寧三擇律師事務所于元正律師説,目前保健品行業亂象叢生,“衣食父母”頻遭欺詐、忽悠。法律缺失導致監管困難,國家應完善對違法者的處罰細則。
專家:預防老人被騙需多方聯動
周永梅説,預防老人被騙需要多方聯動,家人的作用或許更為重要。關愛老人,經常和老人進行交流是最重要的防騙手段。
瀋陽晚報、瀋陽網主任記者 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