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人民幣"入籃"SDR:開啟全球儲備貨幣新征程

2016-09-30 08:00:20|來源:中新網|編輯:靳松

  中新社華盛頓9月29日電 題:人民幣“入籃”SDR:開啟全球儲備貨幣新征程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10月1日,人民幣將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是SDR創建以來首次納入新興經濟體貨幣,人民幣將開啟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新征程”。美國多位學者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和金融體系改革的深入將推動人民幣成為更強大的貨幣,在國際金融體系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中國也需就宏觀經濟政策作出清晰溝通解釋,讓投資者和市場準確讀取中方訊息,不出現過度反應。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R. Lardy)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入籃”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中的一步,中國金融體系改革的深入將推動人民幣成為更強大的貨幣。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另一位高級研究員塔米姆·巴尤米(Tamim Bayoumi)認為,“入籃”意味著中國開始以全球金融市場主要角色的身份出現在舞台中央,也為中國改革提供了一隻“錨”,有利於中國逐步開放資本市場、增強匯率彈性,還有利於國際金融體系變得更民主。

  外界注意到,儘管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起點較低,但過去5年來上升速度很快。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S. Prasad)説,IMF宣佈人民幣“入籃”之前,人民幣就已成為事實上的儲備貨幣,南非、澳大利亞、英國等很多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資産的一部分,或樂見人民幣成為儲備資産,全球逾30個央行與中國有雙邊本幣互換安排,人民幣已是全球第5大支付貨幣。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入籃”對中國、IMF和國際金融體系都有好處,從長期看對中國經濟也有好處。

  多位學者指出,隨著人民幣開啟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新征程,讓全球市場和投資者更清晰地讀懂中國政府、尤其是央行對外釋放的政策訊息,避免作出過度或錯誤反應成為中國官方需重點關注的問題。拉迪表示,中國主管部門應繼續向外界披露關於其貨幣和儲備資産的更多信息,包括數量和規模、變動方式和理由、儲備資産具體構成等。

  前瞻人民幣國際化,普拉薩德認為,這一進程最終要由市場來決定,取決於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改革的進展,也涉及政策透明度、法治建設等多個領域。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世界銀行中國和蒙古國局前局長杜大偉(David Dollar)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要想繼續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作用,中國需深化金融改革,如強化資本市場,提高市場透明度,逐步開放資本賬戶等,也需在債券、股市甚至房地産等領域深化改革,進一步明確對産權的保護,上述改革措施符合中國利益,也有利於人民幣的前景。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下屬中國商業與政治經濟項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要想使全球投資者對持有和交易人民幣産生更大興趣,中國需繼續推動經濟可持續增長、改善經濟結構,這是金融市場有效運作的必要條件。

  由於中國經濟體量巨大,以及在全球貿易體系和金融體系中分量的上升,華盛頓智庫界開始討論人民幣會不會超過其他儲備貨幣,成為具有主導地位貨幣的問題。多數學者認為,下明確結論“為時尚早”。

  拉迪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由於人民幣很難一躍成為多數國家儲備資産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距主導地位貨幣仍有“相當距離”。

  杜大偉表示,人民幣有潛力超過日元和英鎊,但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開始與美元相較。目前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場發揮“減震器”作用,資本會在市場面臨衝擊時流入美國,形勢好轉時流出,這對美元造成壓力。中國在短期內無需考慮這一點,不過從長遠來看,中國需要決定人民幣是否願意發揮全球“減震器”作用。

  普拉薩德説,人民幣未來可能會超過日元、英鎊甚至歐元,但不會挑戰美元主導地位。(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