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長城很長,但沒有一寸多餘

2016-10-11 07:38:58|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王瑞芳

  遼寧綏中縣“最美野長城”被粗暴抹平,這一事件必須徹查。各級文保部門應當從此事件中記取深刻的教訓,加快完善長城保護工程標準規範編制工作,儘快制定長城維修國家標準,切實履行保護長城、保護祖産的歷史責任。

  針對遼寧省綏中縣“野長城被抹平”一事,國家文物局日前明確要求,遼寧省文物局對事件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人進行調查,依法問責,嚴肅處理,有關調查、處理情況及整改方案本月底前進行報告。

  自網友曝光“野長城被抹平”以來,事件真相一度模糊不清,一邊是三歲小孩都看得出的“平板路”,一邊是當地文物部門言之鑿鑿的“按程式維修”,最終國家文物局一錘定音,所謂的修繕確實對相關長城段落的歷史面貌造成嚴重影響,並産生惡劣社會影響。在這起修復性破壞長城事件中,當地文保部門不僅“抹平”了長城部分段落,在劣跡曝光後還幾乎“抹平”了各界責難,反轉了沸騰的輿情,所幸有外部力量及時介入,查明事實並給出權威結論。接下來的問責和整改非常重要,因為這不僅事關遼寧綏中野長城的生死,更關乎“萬里長城”的未來。

  “野長城被抹平”事件具有相當的典型意義,它反映出長城保護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有法難依的尷尬現狀。作為世界奇跡之一的明長城,保存狀況堪憂,目前保存較好的只有8%,保存一般的近20%,有約30%已經消失。人們一般説的“野長城”,是指未被開發仍處於自然狀態的長城段落,它們大多屬於保存一般的範疇,雖然飽經滄桑,但古色猶存,且因“底子”不錯,往往更容易成為修復性破壞的重災區。

  我國2006年頒布並實行《長城保護條例》,條例對長城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於執法不嚴和缺乏執行細則,導致長城的保護維修工作一直存在缺乏標準和規範問題。遼寧綏中縣的“野長城被抹平”事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而且並非孤例。近年來,一些地方多次發生為發展旅遊將長城改建得面目全非的案例,原本是黃土夯築,修繕時被包裹上磚壘,原本是石頭修砌,卻被披上鋼筋水泥,種種破壞令人痛心。

  “野長城被抹平”事件之所以發生,主要是因為當地在設計、監理、施工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同時,上級文物部門也存在後續監管不力之失。除了這些已經暴露的問題,事件背後是否還存在腐敗行為,也需要進行深入調查,給公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文保單位是眾所週知的“清水衙門”,但近年來發生的一些貪腐案件,改變了人們的這一傳統認識。在此次野長城修繕中,當地從國家獲得一千多萬元補貼資金,該項目是否還有其他配套資金目前不得而知。無論如何,這一段粗糙不堪的“平板路”,很容易讓公眾産生一些合理懷疑——長城修繕是否成了某些人的賺錢工具,這個疑問必須調查清楚。

  一些文保單位嚴重缺乏責任感,對歷史缺乏敬畏感,甚至還存在私心雜念。同樣的“無感”廣泛存在,一些長城周邊的居民時不時拿走城磚到自家砌墻壘窩,一些驢友的侵擾也加劇了野長城遭受的破壞。有學者甚至提出,“對於長城不必全部保護,只要留存那些最有價值的部分即可”。這些都構成了長城保護的阻力,必須下大力氣予以排除。

  萬里長城雖然很長,卻沒有一寸多餘——不誇張地説,長城在誰手中遭受巨大的破壞,誰就是歷史的罪人。長城體量巨大,且絕大部分處在野外,保護工作難度較大,這就需要各地守“城”有責,同時要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對長城進行整體保護。遼寧綏中縣“最美野長城”被粗暴抹平,這一事件必須徹查。各級文保部門應當從此事件中記取深刻的教訓,加快完善長城保護工程標準規範編制工作,儘快制定長城維修國家標準,切實履行保護長城、保護祖産的歷史責任。(樊大彧)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