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佈首個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指導意見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2日訊 (記者韓秉志)全國老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等25個部委共同制定的《關於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12日發佈。這是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新增“宜居環境”專章以來,我國發佈的首個關於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指導性文件。
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2億,佔總人口的16.1%,今後幾年每年將新增老年人口近1000萬。
《指導意見》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精神,提出了“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新理念,要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要綜合考慮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將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環境建設要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因素,適合人口老齡化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體現前瞻性、科學性與整體性。環境建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身心特點,滿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方便可及,適用易用,能增強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品質。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安全、便利、舒適的老年宜居環境體系基本建立,“住、行、醫、養”等環境更加優化,敬老養老助老社會風尚更加濃厚。老年宜居環境理念普遍樹立,老年群體的特性和需求得到充分考慮,形成人人關注、全民參與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老年人保持健康、活力、獨立的軟硬體環境不斷優化,適宜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安全保障、社區支持、家庭氛圍、人文環境持續改善。老年人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的障礙不斷消除,老年人信息交流、尊重與包容、自我價值實現的有利環境逐漸形成。各地普遍開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工作,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區。
《指導意見》謀劃了適老居住環境、適老出行環境、適老健康支持環境、適老生活服務環境、敬老社會文化環境等五大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板塊,17個子項重點建設任務,並提出了安全性、可及性、整體性、便利性、包容性的要求。
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指出,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有利於增進老年民生福祉,提升老年人生命生活品質,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是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有利於增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共建共享、包容和諧發展,有利於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是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老年法》、創新老齡工作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是‘標配’,不是‘高配’。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工作既關乎當前問題的解決,又關乎長遠問題的謀劃,需要增強全社會共識,抓緊推進。”吳玉韶強調,加強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首先要樹立宜居環境建設新理念,環境建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身心特點,滿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方便可及,適用易用,能增強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品質。
據介紹,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作為全國老齡委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將納入“十三五”期間老齡事業發展規劃持續推進。全國老齡辦將與各相關部門一起推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工作納入國家規劃和各部門專項規劃,研究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老年宜居發展環境,提升公共環境適老性,著力建設老年宜居社區,推動老年宜居市場健康發展,構建老年宜居環境標準體系,推進區域均衡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科研單位和宣傳新聞出版部門的合作,加大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研究和宣傳力度,在全社會普及新的理念,營造社會氛圍,增強理念認同和行動自覺。下一步,全國老齡辦還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本地實際,選擇不同類型的城市(社區),積極穩妥地開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示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