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西藏自治區駐村扶貧發展民生紀實:駐村工作隊的堅守

2016-10-12 17:06:5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記者採訪昌都市人大派駐到拉根村的第五批駐村工作隊隊長隊長邱緒同,在農村長大他對農村生産、生活深有體會。邱緒同認為,農村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將致富項目惠及更多的村民,從而實現共同富裕。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卜衛軍):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西藏自治區將確保69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如何讓居住分散、訴求多元的群眾步調一致,齊心協力脫貧致富?自治區政府在基層採取了駐村工作隊幫扶的形式。

  地處中國最美風景線——川藏線的昌都市拉根鄉拉根村山水環繞,風景秀麗。然而,長期以來,由於思想保守落後,又缺乏資金、技術,當地農牧民收入結構單一,勞務經濟收入佔比低,收入主要來源靠採挖蟲草和出售菌類。昌都市人大派駐到拉根村的第五批駐村工作隊到來以後,先後深入到全村92戶農戶家庭,逐一進行座談交流。走訪中,駐村工作隊了解到,不少村民多年來一直期盼著能夠養殖優質奶牛,提高牛奶産量,但苦於缺乏資金,這個樸素的願望始終未能實現。駐村工作隊隊長邱緒同介紹説:“村領導班子和群眾一直有這麼個期盼,他們奶牛品種很差,産量也低。他們説其他(援助)暫時不需要,先把奶牛養殖起來再説。”

  拉根村村委會主任西繞表示:“我們要求雞呀、豬呀都不要買,我們希望買奶牛。奶牛貴得很,牛也不行,我們要求雲南下關的奶牛,這裡牛好,一頭牛一天能産五六十斤奶。好好養的話,(除了産自家用的酥油外)其他的可以拿來賣。”

  有了具體的工作方向,邱緒同和他的團隊立即開始著手研究解決方案。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今年終於多方籌集到項目資金60余萬元,並在8月份為全村60戶農戶每戶購買了1頭優質奶牛。邱緒同説:“我們駐村大概一個月以後確定下來這個事,在市裏面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使這個得到了落實。奶牛弄過來以後,他們確確實實比較有信心,有興趣。”

  村民仁青朗加非常喜歡新到的奶牛,精明的他還把鄰居家分到的一頭奶牛買了過來,大大增加了牛奶的産量,他説:“以前本地的奶牛每天牛奶産量只有四五斤,駐村工作隊給的奶牛産量每天能達到三十斤。”

  村民仁青朗加非常喜歡新到的奶牛,精明的他還把鄰居家分到的一頭奶牛買了過來,大大增加了牛奶的産量。在仁青朗加看來,與以前自家養的奶牛相比,新的奶牛産量令他十分滿意,他説:“以前本地的奶牛每天牛奶産量只有四五斤,駐村工作隊給的奶牛産量每天能達到三十斤。”

  另外,為了增加村民的現金收入,駐村工作隊與村支部、村委會想方設法發展壯大産業經濟,在細緻調研市場的基礎上,他們確定了種植核桃、蘋果、桃子等經濟作物。不久前,這個佔地超過400畝的集體果林正式交付到村裏,各種果樹逾5500株。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在茂密的果林中,一株株蘋果樹上挂滿了豐碩的果實,為耕耘多年的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邱緒同表示:“預計今年經濟效益總共一萬塊錢左右吧,今年桃子和蘋果有産量,核桃明年後年才能見到效益,因為今年才剛剛挂果。”

  事實上,在建設初期,並不是每家每戶都願意參與到果林項目中去,當中既有對果林能産生的經濟效益産生懷疑,也有對駐村工作隊研判能力的不信任。邱緒同説:“發展經濟産業的觀念、思想還得逐步逐步地改變,承包果林這塊兒作為新鮮事物不知道怎麼操作,大家的分歧非常大,一部分人願意承包,一部分人不願意,覺得是個負擔。”

  為了化解大家的後顧之憂,駐村工作隊走家串戶進行細緻的説服工作,村裏還專門成立了種養殖協會,並採取分組承包、全體村民參與的形式共建果林,重點抓好水果的生産管理和銷售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這項立足長遠的致富項目終於得以實施。邱緒同表示:“通過今年承包以後的果林管理上來看都還可以,特別是在他們見到效益過後,那就是更高興了,認為這種方式還是比較適合他們的。”

  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佔地超過400畝的集體果林建了起來,今年已正式交付到村裏,目前,各種果樹逾5500株。這是其中的蘋果果園。

  談到為什麼不選取操作難度更小的個人承包方式時,在農村長大的邱緒同不以為然,對農村生産、生活深有體會的他認為,農村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將致富項目惠及更多的村民,從而實現共同富裕,他説:“(個人承包)最大的缺點就是我們這麼大的投入建立起這麼大的果園,承包給個人以後,説白了為某個人産生效益,那其他村民拿什麼去發展?這也是我們分組承包討論時最大的爭論點,其實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希望每一個村民每一個群眾都能夠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以後果園産生效益的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有收益。”

  儘管已經完成了兩件惠民的大事,不過,在駐村工作隊員心中還有不少工作亟待落實,其中就包括修路的問題。拉根行政村包含兩個自然村,拉根自然村和加玉自然村,兩個自然村相隔3.5公里,目前有一條3米寬的土石路相連。拉根村村支部書記(可翻譯為村負責人)表示:“這條路的路況非常不好,騎摩托車走的話下雨的時候路滑,沒下雨的時候塵土飛揚,希望能夠得到修繕。”

  對於村民們提出的問題,邱緒同感同身受,他説:“路窄,又是土路,坑坑洼洼的,這也是兩個自然村來往最不方便的一個地方。我們在爭取看看能不能修建起來。還有上面的(加玉)自然村沒有村民活動場地,整個行政村只有一個場地在下面,上面的村民也提出來了能不能上面也給他們建一個活動場所。但是通過今年的努力,到目前還沒有辦法落實,這也是留下來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