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美智庫:美俄關係已走向“公開衝突”

2016-10-13 11:03:1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渠鴻儒

美國著名智庫日前發表報告稱,美俄關係已走向“公開衝突”。(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12日報道,美國著名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學者中心下屬的凱南俄羅斯研究所日前發佈報告表示,美俄關係已走向“公開衝突”。雙方在許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並互相指責,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東歐獨立爭端和不斷升級的網絡戰中,美俄關係急劇惡化。凱南研究所主任馬修·羅簡斯基(Matthew Rojansky)稱:“這不是新冷戰,而是徹底的衝突,毫無疑問。”

  當地時間10月11日,白宮新聞發言人喬希·歐內斯特(Josh Earnest)表示,針對俄羅斯對美國政治團體發動的一系列網絡襲擊,美國正在考慮“對其做出相應的回應”。上週五,華盛頓也曾公開譴責俄羅斯,稱其對美國大選的選舉系統和民主黨內部系統發動網絡襲擊。此前,美俄就敘利亞停火談判破裂,一位美國官員曾表示應對俄羅斯進行調查,懷疑其在圍攻阿勒頗市時犯有“戰爭罪行”。

  俄羅斯則堅決否認操縱網絡攻擊、干涉美國總統大選等一系列指責。不久前接受CNN採訪時,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伕羅夫(Sergei Lavrov)表示,美國這種指責毫無根據。

  “我們這種‘區域性國家’,就像奧巴馬總統不久之前給我們歸類的那樣,能夠得到如此‘殊榮’,也真是‘三生有幸’,”拉伕羅夫表示,“不過,我們沒有看到任何證據,任何事實能夠證明,俄羅斯在干涉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Hillary Clinton)曾多次表示,“俄羅斯駭客襲擊”是俄羅斯偏向其共和黨對手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表現。但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日前在莫斯科的一次投資論壇上駁斥了類似指控。

  “他們總是在説‘俄羅斯是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那樣做的’,可是,(干涉美國總統大選)與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毫無關聯,”普京稱。

  與此同時,俄羅斯則突然退出了核安全協議,理由是美國存在侵略行為,並將伊斯坎達爾核導彈部署在北約的東歐邊境附近。俄羅斯官員甚至公開稱,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而上述的一切,僅僅是最明顯的公開衝突。

  許多人認為,美俄之間的摩擦已經達到柏林墻倒塌以來的最高水準,雙方需要通過對話平息緊張關係。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稱:“我認為世界已經達到危險的臨界點,需要立刻阻止現狀惡化,我們需要重新對話。”麥克阿瑟基金會前駐俄主管伊格爾·澤夫列夫(Igor Zevelev)則表示:“這不僅僅是新的冷戰,現在的情形比那時要危險得多,局勢完全無法預測。”

  令人感到擔憂的是,美俄的緊張局勢不會很快得到緩解,隨著雙方溝通渠道的減少,甚至更可能出現針鋒相對的情況。一名西方外交官稱,俄羅斯與西方過去出現對峙的時候,都有著基本固定的模式,即緊張局勢會緩慢升級,最終雙方通過互相理解平息局勢,但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行動、決定在北約家門口部署核彈以及網絡襲擊,都促使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走向極端。這不是我們熟悉的戰略平衡,因此也非常危險。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克(Sergey Kislyak)也承認:“俄美之間的關係已經降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誤判的風險正在增加,特別是北約部隊正被部署到我們的邊境附近。”他還稱,俄美之間的常規溝通渠道已被凍結,美國正對俄羅斯採取不友好的措施,包括制裁等。但這些措施不會發揮作用。

  為了緩解美俄緊張關係,戈爾巴喬夫呼籲美俄重新就優先議程方面展開闔作,比如核裁軍、打擊恐怖主義、預防環境災難等。相比起這些挑戰,其餘的問題都顯得不再重要。

  但是美俄雙方近期都不太可能改變戰略。普京正努力鞏固在議會中的優勢,試圖18個月內再次連任總統。普京與希拉裏更是“老對手”。普京曾譴責希拉裏在擔任國務卿期間,于2011年12月份煽動反對他的示威活動。希拉裏還曾于2008年與時任總統小布什開玩笑,稱他“無法感知普京的靈魂”,暗指普京克格勃出身,所以沒有靈魂。而特朗普則多次讚揚普京,甚至稱呼籲俄羅斯幫助調查希拉裏“電郵門”。

  可是,無論誰能入主白宮,普京都不太可能改變自己的政策。美國喬治城大學俄羅斯問題研究專家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表示,普京正面臨競選連任,打壓美國可以提高其聲望。此外,這也可以讓俄羅斯人將注意力從經濟壓力上轉移走。

  澤夫列夫表示,在全球層面上,國際局勢保持緊張也對普京有利。普京正推動俄羅斯在全球發揮更大作用,這需要限制美國的世界領導角色,並利用武力實現外交目的。普京希望將俄羅斯打造為全球大國,為了證明這一點,俄羅斯必須在世界舞臺上“做些事情”。(沈姝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