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網絡空間國際話語權 加快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10月9日政治局學習中再次強調要發展自主網絡技術,建設網絡強國。這是總書記繼2015年11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和4?19網信工作座談會後再次就網絡安全發表重要談話。這一系列的談話中也都提到了提升國際話語權與國際規則制定,這不僅要求我國網信事業要有國際視野,同時也反映了建設網絡強國應與我國國際地位上升,在國際體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相適應。
國際話語權看似是一種權力。但這種權力卻不同於發號施令的“硬權力”,本質上更偏向於“軟權力”,是一種通過具有特定價值觀念和合法性的話語對聽眾産生影響力。雖然看似軟,但實際上卻入腦入心,産生深遠的影響。正在忙於競選美國總統的希拉裏?克林頓在剛就任國務卿一職時,就曾推出“巧實力”外交,試圖通過提升國際話語權來提高美國國際政治的影響力。
國際話語權作為一種權力影響力巨大。如“棱鏡門”事件揭露了美國的互聯網企業跟情報部門合作,開展侵犯公民隱私和其他國家的國家安全的大規模網絡監聽。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任何其他國家,這些企業將會受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並面臨破産的風險。但美國強大的國際話語權加上政府與企業之間後來一系列經過精心設計的互動卻能夠幫助這些深陷“棱鏡門”的企業安然脫身。
反面的例子也有,最近韓國三星因為在美國市場上暴露出NOTE7手機存在爆炸風險,結果被國際輿論批判的毫無還手之力,不得不停産、召回,並面臨上百億美元的損失。雖然説産品設計本身的問題是根源,但是強大的國際話語權所産生的作用在於能夠減小和放大問題的程度。技術再先進、産品再好用,架不住國際輿論的抹黑和抵制,一有點什麼問題就會被小題大做,上升到事關企業生存的大問題。因此,網絡強國戰略需要國際話語權作為支撐。
首先,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長期戰略。我國的國際地位決定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採取“韜光養晦”的戰略,作為這一戰略的慣性思維,在國際舞臺上往往不願説、不會説。要提升我國在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就應當在各種國際網絡論壇中主動説,而且要好好説。
其次,提升話語權不僅是態度的轉變,還需要強大的議程設置能力作為支撐。通常國內組織的國際會議更加重視會議的硬體投入,很少在議題設計和討論形式上花同樣的功夫,往往很難産生我們想要的結果。合理的議程設置對於提高話語權有重要影響,需要下功夫研究如何通過議程設置來引導達到想要的結果,。
再次,立意要高。要讓對方感覺是在為對方好,而不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比如很多人在談要制定網絡空間治理的“中國方案”,立意就不如制定網絡空間治理的“世界方案”高。從語言到方案都要有國際關懷,體現對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際利益的照顧,當然就會更受人尊重,也更容易被接受。
最後,需要有公眾和民間力量的廣泛參與。政府的形象往往偏硬,而民間和企業則給人的感覺更容易接受。提升在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需要激發中國的企業、科研機構和公眾積極參與國際性論壇的熱情。
(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