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報考“冷熱不均”憂與思
昨天是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的第三天,據華圖教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17日16時30分,累計報名人數已經達到165544人,單日報名人數高達8.6萬人,相對於第二日6.5萬的報名人數環比增長110%。目前累計已報名職位數已經達到12208個,約佔總職位數的78%左右。
從絕對競爭比上來看,昨天競爭比最高的仍然為中央黨群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競爭比保持在12:1。整體來看,報名人數最多的職位以東南沿海地區分佈最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在報考過程中東南沿海的區位優勢。從部門性質來看,稅務和海關更受青睞,報名人數多,其競爭比例也都在100以上,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每年的“國考”都有冷熱職位,熱門職位熱得發燙,而冷門職位冷得出奇。這“一熱一冷”,既與相關職位報考要求有關,也與相關職位油水多少有關。對公務員報考“冷熱不均”現象,專家分析認為,除了報考者扎推大機關不願到基層一線崗位以外,“當技術員容易當官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不難看出,一要條件優越,二要仕途有望,這可謂相當普遍的心理。
應該説,每個人在報考公務員時,肯定會對所報考職位的權力與責任、崗位的收入與工作強度作出一番權衡。但作為國家公務人員,其權力越大,就意味著他的責任也越大,他在這樣的職位上承擔著比其他公務員更大的責任和風險。問題是,現在報考者紛紛涌向有職有權的部門和崗位,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崗位“權責對等”的原則並沒有得到落實,一些權力大責任輕的職位甚至隱藏著某些説不清道不明的“好處”。所以,當報考者熱衷於那些有職有權部門,冷落“無權”部門時,不僅折射出報考者的思維觀念問題,也暴露出國家機關“職責不分”,監察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消極腐敗等一系列問題。對於這些思想和現象,理應引起高層領導和公務員管理機關的警惕和深刻思考,反省工作的不足和欠缺。
有人曾歸納出有職有權部門的公務員“工資基本不動,抽煙喝酒靠送”,這不僅道出了某些公務員權力尋租的額外收益,也反映出某些人對於公務員未來灰色收入的期待。他們看好的就是在政府部門的權力,認為它能給自己帶來別人享受不到的灰色利益。除此之外,某些人拼命躋身於公務員隊伍還出於以下不良動機:一方面,由於“官本位”思想存在,人們往往會認為在那些手握重權的職權部門工作既體面又風光,有權有錢的部門既有人求,又有可以炫耀的資本,有一種被人供奉的感覺,能變成“狐假虎威”、成為與眾不同的上等人;另一方面,進入黨政機關工作,可以獲得更多的預期機會。在位高權重的黨政機關工作,既有機會“結交權貴”,又可以編織更多的社會關係網,為以後成就事業鋪平道路,並且有了這樣的積累再出來闖蕩也更容易。如時下不少公司招聘信息中的“某某政府部門工作經歷優先”也説明招聘者和投考者都看中機關手中的行政權力和人脈關係。
按理説,公務員是為人民服務的,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事實告訴我們,不僅有區別,而且區別還很大。而要改變公務員招考報名總體過熱及“冷熱不均”的現象,首先應著力於約束政府及其官員的權力。既要重視公共權力監督體系的構建,推進問責制度的深入,也要加強公務員公僕意識的培養。假若因公務員的權力交換和隱性收入等將吸引人們趨之若鶩,拼命擠上當公務員的獨木橋;而有些人仍認為走上公務員崗位後,馬上就會有“顏如玉、黃金屋”,並且把這些“利好”當作報考公務員的動力的話,那麼,伴隨著公務員報考熱“高燒不退”,錄用人員的年年遞增,公務員隊伍不斷壯大,反腐倡廉工作也將任重道遠。(吳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