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考報名過半程:最熱崗近1500:1 千余崗無人問津

2016-10-20 03:47:03|來源:中新網|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國考報名過半程:最熱崗近1500:1 千余崗無人問津

  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 闞楓)目前,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已過半程,截至19日的數據顯示,總報名人數已近40萬。此外,國考報名再現“冰火兩重天”現象,最熱職位的競爭已近1500:1,但仍有上千崗位至今無人問津。

  報名人數迎“井噴”:單日增幅超12萬人

  19日是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的第五天,報名時間已經過半,本次國考報名的相關數據也迎來“井噴式”增長。

  根據華圖教育的統計,截止19日16時30分,累計報名人數已經達到398728人,單日報名人數高達12.5萬人,相對於前一日,環比增長145%。目前累計已報名職位數已經達到14346個,已經佔總職位數的80%左右。

  從18日開始,本次國考報名人數就呈現出高速增加的態勢,報名人數的增幅每天都在10萬人以上。

  本次國考招錄共有12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計劃招錄2.7萬餘人,比去年略有減少,但與以往相比,國考招錄規模依舊處於歷史高位。

  對於這一情況,18日,國家公務員局考錄司副司長彭忠寶在參加人社部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時表示,這主要是部分單位包括一些直屬機構在上世紀80年代集中補充了一批人員,這部分人員開始集中進入退休年齡,因而出現了部分人員相對集中退休的情況,空缺出來的職位需要補充人員。從錄用計劃情況看,所有錄用計劃都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內,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最熱崗位競爭已近1500:1

  國考報名日程過半,熱門崗位的競爭程度也在不斷攀高,報名職位的“人氣榜單”也在不斷變化。據統計,截至19日16時30分,本次國考報名競爭程度最大的前10個崗位,其競爭比都在400:1之上。

  這其中,民盟中央辦公廳“接待處主任科員及以下”這一僅招錄1人的職位,競爭人數已高達1489:1,暫時成為最熱職位。

  記者發現,這一職位的介紹為“從事機關公務接待的服務工作,機關會議和活動的籌備工作”,除了兩年基層工作經驗和本科以上學歷之外,這一崗位沒有其他限制條件。

  “每年國考報名中,最熱崗位都是在報名中隨機出現,具有偶然性。但是,國考所謂的最熱崗位也有其必然性,例如民盟中央的這個崗位,沒有專業和政治面貌等限制,要求相對寬鬆,這些也是導致這個崗位吸引考生報考的必然因素。”華圖教育首席公考輔導專家魏華剛分析。

  千余崗位仍然“零報名” 為何冰火兩重天?

  每年國考報名,招錄職位都會上演“冰火兩重天”的現象,熱門職位“千里挑一”,甚至“萬里挑一”,但是,也有一些職位直到報名結束也無人問津。雖然目前國考報名已過半程,但是19日的數據顯示,仍有1243個職位處於“零報名”。

  其實,對於符合條件的考生來説,報考這些目前“零報名”職位的勝出機會很大。根據中公教育的統計,至少有7個目前“零報名”的職位本次招錄人數在5人以上,這些職位均來自鐵路公安系統。

  對於報名過程中的冷熱不均現象,彭忠寶的分析,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有三類職位報名人數會相對較少:一是對學歷、學位、專業和相關工作經歷等要求相對較多、條件較高的職位,因為符合條件的考生人數會相對較少,報名人數相對較少。二是縣級以下基層職位報名人數一般要少於中央一級和省一級的職位。三是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職位較經濟相對發達地區職位的報名人數相對較少。

  “往年出現報名人數較多,比如一個職位一千人,甚至幾千人報名的,往往都是因為相關條件設置比較寬泛,比如學歷只限本科及以上,專業和工作經歷等沒有要求的職位。這幾年報考人數較多的職位基本上都是這一情況。”彭忠寶介紹。

  官方再次強調誠信報考

  本次國考報名目前已進入“下半場”,在接受在線訪談時,彭忠寶還特別建議考生儘早報名,不要拖到最後一兩天。

  “根據以往經驗,報名最後一兩天往往是網上最擁堵的時間。希望廣大考生能儘早註冊信息、選擇好職位,儘早報名。不要都等到最後兩天再匆匆報名,以免登錄提交報名信息困難。同時一旦資格審查不合格,就可能沒有時間改報其他職位了。”彭忠寶説。

  此外,彭忠寶還再次強調了誠信報考。他表示,希望有志於成為公務員的廣大考生要從報考公務員那一刻開始,作誠信守紀的表率。

  彭忠寶介紹,根據修訂後的《公務員考試錄用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對於報考者提供申報材料信息不實、虛假註冊報名信息、攜帶違禁物品進入考場、抄襲、協助抄襲、串通作弊或參與有組織作弊等情況以及在體檢、考察過程中有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給予取消本次報考資格、當次該科目(場次)考試成績無效、不予錄用等處理,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方面,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