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局長親屬變醫鬧,是個壞示範

2016-10-21 08:32:37|來源:京華時報|編輯:王瑞芳

  近日,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人民醫院一名産婦在剖宮産過程中,打完麻醉後發現胎兒死亡。在醫院與産婦協調期間,産婦親屬被指曾在醫院鬧事,對麻醉科及當事麻醉醫生進行“騷擾”。知情者稱,當事産婦的丈夫係當地衛計局副局長李煙柱。

  大水沖了龍王廟,局長親屬成醫鬧,有網友如是調侃,大有搬起凳子看笑話之勢。誠然,相比普通醫患糾紛,這起發生在“自家人”之間的衝突,無疑頗具“看點”。

  其一,胎兒死亡,真相未明,涉事家庭情緒激動,實屬正常。但是,身為衛生系統人員,不是更應該懂得“醫療的風險”嗎?也更應該依法

  維權,而不是莽撞行事。據當事醫生稱,從10月9日起,産婦親屬開始到醫院“鬧事”,她受到了人身威脅。10月18日,産婦親屬甚至衝進手術室無菌區,現場有醫生被搶手機,一名男護士還挨了巴掌。如果此説法屬實,這確實涉嫌醫鬧,畢竟手術室無菌區不是誰都能進的。

  其二,李煙柱究竟有沒有參與?儘管院方一再強調或暗示李煙柱的身份,但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李煙柱參與了醫鬧。但即便如此,身為衛計局副局長,李煙柱不管不問,不勸阻不制止,也屬不妥。

  最新消息稱,李煙柱已被停職,當地官方給出的理由是,作為黨員領導幹部,李煙柱沒有對親屬做好思想勸導工作,影響了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醫療安全。很顯然,該勸導未勸導,儘管李煙柱或未直接參與,但被停職並不冤。

  李煙柱的親屬具有雙重身份,是患者也是醫療系統工作人員。作為患者,她有權利維權;作為醫療系統工作人員,她更有責任在法治軌道內維權。原因很簡單,較之普通患者,她掌握著更多的醫療常識,也應該懷有基本的法律意識。從情理上説,她更應該了解醫鬧之害,並對醫生抱有理解之情。如果連醫療系統人員都缺乏節制,變身醫鬧,勢必産生惡劣的示範效應,還能指望醫鬧變少嗎?

  當然,這起事件的真相尚需起底。目前可確定的,一是胎兒死亡二是存在醫鬧行為。胎兒究竟是怎麼死的,應交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鑒定。不經鑒定就鬧,是對鑒定機構的公平或專業不信任嗎?如果不信任,又如何讓普通患者相信?

  從7月起,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等9部門決定展開為期一年的專項行動,對醫鬧必須依法處理,不管對像是誰。同時,對醫鬧原因必須徹查,依法公正處理,不偏袒任何一方。故此,別把衛計局副局長親屬成醫鬧視為冷笑話,而應該從中感受到依法剷除醫鬧土壤之迫切之必要。(王石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