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觀察:美國對華反傾銷調查有違公允飽受質疑

2016-10-22 05:26:06|來源:新華網|編輯:杜軍帥

  新華社日內瓦10月21日電 財經觀察:美國對華反傾銷調查有違公允飽受質疑

  新華社記者淩馨

  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發佈專家組報告,裁定美國針對中國出口産品實施的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專家認為,美國對華反傾銷調查有違公允、飽受法律界質疑,這一裁決直指美國反傾銷調查中存在的體制性弊端,是中國運用法律武器挑戰美濫用貿易保護措施的階段性勝利。

  “目標傾銷”認定方法被否

  熟悉世貿組織法律法規的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本次爭端涉案領域廣、金額大、措施多,世貿組織專家組報告對中方主要訴訟請求的支持,對改善中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有積極推動作用。

  世貿組織專家組認為,在對自華進口的油井管、銅版紙等産品展開反傾銷調查的過程中,美國商務部通過特定方法認定中國企業存在“目標傾銷”行為的做法存在明顯瑕疵,違反了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有關規定;而美國以中國企業實施“目標傾銷”為由,通過特殊計算方法計算企業傾銷幅度的做法,也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近年來,美國對華反傾銷調查幾乎都使用“目標傾銷”名目,世貿組織專家組報告將有助於敦促美國復審所有相關反傾銷措施;同時,本次爭端涉及中國企業的年出口金額約84億美元,今後美方若按照世貿組織修訂稅率,有望顯著改善中國出口企業處境。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預計此案的國際審理程式和美國國內反傾銷措施的修訂程式都耗時較長,屆時市場條件可能出現較大變化,很難量化中國企業可能挽回的損失。

  根據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目標傾銷”指針對部分購買者、部分地區或者在部分時間段內的傾銷。美國商務部從2008年開始大規模調查“目標傾銷”行為,之後進行的反傾銷調查幾乎都認定調查對象存在“目標傾銷”,並以此調查結果作為計算傾銷幅度的依據。

  “歸零”演算法不得人心

  一旦認定“目標傾銷”行為,美國便會將其作為使用“歸零”方法計算傾銷幅度的依據,而美國的“歸零”方法在世貿組織內部也受到很多成員的質疑。

  根據世貿組織《反傾銷協定》的規定,計算傾銷幅度時須將産品的出口價格與正常價值(通常指國內價格)進行對比,以確定是否傾銷及傾銷幅度。而“歸零”做法則是指,只在出口價格低於國內價格時計算傾銷幅度,而在出口價格高於國內價格時將負的傾銷幅度歸零處理,其結果會人為放大傾銷幅度,由此推算出過高反傾銷稅。

  美國“歸零”方法曾遭到眾多世貿組織成員質疑,包括歐盟、墨西哥、泰國等多個成員都曾向世貿組織起訴過美國的這一行為。

  日內瓦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執行董事成帥華表示,美國主流經濟學家和知識分子都傾向認為“歸零”方法存在問題,但美國仍有政客和反全球化人士維護“歸零”方法,並阻止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就此方法展開談判。

  “單獨稅率”應放開

  針對此案,世貿組織專家組還指出,美國以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為由,推定中國所有出口企業為政府控制的單一實體,並對這一實體統一使用高額稅率,而拒絕主動給予各個出口企業單獨稅率的做法,也違反了《反傾銷協定》中的規定。

  相關專家認為,美國在給予中國企業單獨稅率時設置重重障礙,即便企業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出口行為在法律和事實上都不受政府控制,美方仍拒絕給予其單獨稅率。這一做法人為提高了反傾銷稅稅率,大大削弱了中國産品的出口價格優勢,構成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

  專家指出,此次世貿組織專家組報告,對於維護中國企業利益、自由貿易以及公平競爭有積極作用。同時,相關裁決結果將一併構成“先例”,或將有助於中方今後在國際貿易爭端中遇到同類問題時佔據主動。

  不過,世貿組織發佈專家組報告並不意味著此案了結,美國對華不當反傾銷行為也不會即刻中止。世貿組織專家組報告類似于初裁結果,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式,爭端雙方有權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上訴。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