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非遺專家李之典:納西文化要靠多元的方式來傳承

2016-10-22 14:56:1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納西東巴文 攝影 段雯婷

納西族非遺專家李之典通過《玉龍大講堂》向文化愛好者講解麗江民族文化。攝影 段雯婷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段雯婷):“納西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依靠多元的方式來保護和傳承。” 10月21日,納西族非遺專家李之典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李之典是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人,納西族人。從小跟隨納西爺爺生活的他,對納西文化有著深厚的情感。

  李之典曾經任教18年,也曾擔任過麗江縣教育局副局長7年、麗江市古城區文廣局局長9年、麗江市古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3年。李之典一直關注麗江民族文化,特別是近十多年來,他把研究的方向轉到麗江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方面,與此同時,他也成為麗江民族文化學者和麗江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

  李之典告訴記者,雲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26個民族在雲南和諧相處,而麗江的民族多樣性表現明顯,麗江有25個民族,其中12個民族是世居民族。納西族是一個源遠流長、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民族,源於遠古時期住在我國西北河(黃河)湟(湟水)地帶的古氐羌人。

  “麗江納西文化是我國納西族特有的文化,納西文化底蘊深厚。了解納西文化可以從民族民間文化、東巴文化、古城文化三個方面入手。”李之典從小聽納西爺爺講神話故事,哼唱納西歌謠,他認為這就是民族民間文化,這些文化是通過傳統的口頭方式傳承下來。東巴文化是以納西族的原始宗教——東巴教為存在方式,以祭祀儀式為載體,凝結著納西族遠古社會歷史、自然知識、文學藝術、習俗禮儀等於一體的古老的精神文化。

  李之典介紹説,東巴文化是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包含圖畫象形文字、古籍(經書)、美術(繪畫)、音樂、舞蹈、東巴造紙、服飾、法器、祭祀儀式等九大內容。其中,東巴象形文字也叫“納西象形文字”,它是圖畫象形文字。“對比古埃及聖書文字、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瑪雅文字,納西圖畫象形文字還有很多人學習、使用著,它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活著的圖畫象形文字。”

  幾千年來,納西先民用2000多個象形文字創作了東巴經書,至今世代傳承下來的尚存2萬餘卷。經書內容涉及社會歷史、語言文字、哲學宗教、民俗民風、文學藝術、音樂舞蹈、天文醫學、社會經濟等,是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2003年,東巴古籍文獻入選世界記憶遺産。李之典表示,記憶文獻遺産反映了語言、民族和文化的多樣性,“它是世界的一面鏡子,同時也是世界的記憶。”

  “民族的東西需要保護,更需要傳承,而傳承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在李之典看來,納西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傳承下去。曾經從事教育工作、非遺保護工作,現在則更多的關注對非遺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工作,他希望能將納西民族的文化有效地傳承下去。他説,麗江古城文化是納西文化和漢文化融合的精品,也是麗江人傳承納西文化的一種方式。

  文化傳承人的堅守是傳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一個方式。李之典介紹説,目前,麗江有不少納西老人以及東巴文化傳承人在用自己淳樸的方式,義務地為孩童們講授納西文化。“現在,麗江的學校開設了雙學教學,推動納西文化的傳承。”李之典對於學校的這類做法很欣慰。

  “現在,納西人關於祭祀的活動不及納西先民頻繁,但是納西人還是保留著慶祝節日相關的活動。”李之典説,在婚嫁或歡慶豐收的節日,納西人會穿著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飾,跳起“打跳舞”,納西人在用自己的行為方式傳承納西文化。

  李之典告訴記者,傳承中的納西文化走向了世界。美籍奧地利人約瑟夫•洛克曾花長時間和精力研究納西文化,洛克編撰了《納西語英語百科全書》、《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李之典認為,洛克的這個方式有效地將納西文化傳播到了世界。

  “傳承文化還需要採用大眾樂於接受的方式。”李之典介紹説,2016年9月麗江古城開設了“納西象形文字繪畫體驗館”,讓更多人參與到納西文化的傳承中來。近年來,李之典還先後開辦系列非遺文化講座,向大眾普及非遺文化,他呼籲大家攜手合作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