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科院報告顯示 西藏主要生態系統結構穩定 功能向好

2016-10-26 16:42:2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魏宇晨):26日,中國科學院發佈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自2009年《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實施以來,部分重點工程已取得明顯生態效益,高原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生態屏障功能總體維持向好。

  這份評估報告是在當天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2009年,中國政府通過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這一規劃分三大類10項工程,包括天然草地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及保護區建設、防沙治沙等,對西藏生態進行了全方位的保護規劃。

  評估顯示,西藏生態工程的主體框架已初步構建,部分重點工程已經取得較為明顯的生態環境效益,生態屏障功能總體維持向好。數據顯示,目前西藏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1.37萬平方公里,佔全區國土面積的33.9%。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張亞平表示,在生態工程中,西藏的風沙治理工程成效顯著。“防沙治沙工程實施之後,沙化土地面積減少10.71萬公頃,年均減少1.53萬公頃。極重度沙化土地向重度或中度沙化轉化。雅江河谷(曲水-桑日段)典型觀測區的統計結果表明,災害性沙塵天氣由2000年的85天下降至2014年的32天。”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退牧還草工程和草原生態保護等措施也使當地農牧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張亞平介紹説:“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以來,工程區內植被覆蓋度比工程區外高9.9%~22.5%,平均提高16.9%。每公頃折合增加乾草産量約85.2公斤,平均提高24.25%,有效保護了草原生態環境,增加了農牧民收入。”

  同時,農牧區新型清潔能源使用率達65%,不僅減輕對林草生態系統的破壞,也為農民增收節支,改善了當地生活衛生條件。

  林地草場的恢復也促進了西藏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曾被認為滅絕的西藏馬鹿也被重新發現,而且種群還在不斷擴大。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汪海洲介紹説:“比如説大家都很關注藏羚羊,現在總體上這個群體在逐年增加,現在已經達到15萬隻以上。黑頸鶴的數量也有顯著提升,在7000只左右。特別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國際動物研究界認為已經滅絕的西藏馬鹿也被重新的發現,種群還在不斷地擴大,大概達到1000只左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達到700多只,佔到全國種群數量的33%。”

  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汪海洲表示,下一步西藏將持續推進規劃實施,防止不合理開發建設工程破壞生態。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