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面暫停銀聯刷卡付保費 專家:保護百姓利益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有媒體報道,中國銀聯昨天(28號)確認將於10月29日淩晨0點起,全面暫停以銀聯為支付渠道,繳納香港保險保費。這意味著,香港全部保險公司的保險産品(包括儲蓄壽險和重疾險等險種),保費不能再刷銀聯卡繳納了。另有消息稱,從29號起,國內VISA、Mastercard信用卡,也很可能不能用於香港保險保費的繳納。
消息一齣,一石激起千層浪,截至今天淩晨1點多,中國人壽(海外),已暫停銀聯刷卡繳納保費及保單貸款業務;香港大都會人壽和友邦香港也從29號起,全面暫停內地客戶銀聯刷卡繳費;英國保誠還沒有官方消息,但保誠驗證中心及繳費中心,臨時延長工作時間到昨天夜間11:59。
那麼,香港保險公司全面暫停內地客戶銀聯刷卡付保費,是出於什麼目的?又對咱們普通老百姓有什麼影響?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今天淩晨接受值班編輯採訪時表示,老百姓對此需要理性看待。
譚雅玲分析這個舉措或跟十一過後人民幣貶值的態勢有比較重要的關係,“因為現在的保險業,投資渠道和産品的活躍程度相對在一個比較好的時期,加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聯動性,‘一國兩制’這個特色,可能我們對香港市場的寬鬆程度存在,所以我覺得像其他的投資産品和趨勢性的判斷都比較複雜,所以更多的人從保本和投資的角度關注保險的産品和保險的渠道,在當下應該比較熱。實際上對現在內地市場的這種穩定性應該是有意義的,對香港市場的安全性應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畢竟香港市場跟國際關聯的程度、自由化的程度、國際的認可度是很高的。在其他層面的關聯上,會又産生一些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或者風險的因素,我覺得這種措施對老百姓本身來講應該是一種保護。我們大家在面對市場缺少專業的情況下,還是要比較理智和冷靜的去看待這種措施。畢竟如果這個渠道過於寬鬆的話,或者是在貶值的氛圍當中,大家過於這樣做的話,可能給自己帶來的損失也會比較大。”
在譚雅玲看來,內地投資者熱衷去香港購買保險産品,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在近期人民幣匯率易跌難漲的情況下,“銀聯暫停內地客戶在港刷銀聯卡繳納保費”,有利於內地市場改革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時,對保護香港市場也非常必要。就在昨天(28號)晚間,銀聯國際對媒體作出了這樣的回應:我們並未停止境外保險類商戶的銀聯卡支付服務。按照監管政策要求,境內發行的銀聯卡僅可進行個人旅遊、消費類支付,不得用於資本和金融項目交易,因此,銀聯卡僅可用於與意外、疾病等旅遊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不能購買具有資本項目投資性質的人壽險。需要提醒的是,一直以來,保險屬於境外限制類商戶類別,持境內銀行卡購買相關保險産品,均有單筆5000美元限額,既可滿足境內持卡人購買小額保險的合理需求,又實現對涉及資本項目的投資性保險的限制。
銀聯國際的回應説明什麼?內地投資者又該如何理解呢?譚雅玲認為,“本身在香港市場,或者在內地市場之外的一些人的保險不受這個影響,可能從我們內地去香港做的銀聯卡的交納保險費受到了約束,人民幣貶值本身和大宗商品資源價格,所有的金融市場價格本身的變數和不確定性比較大。大家現在最急切的是,錢投到哪到去,可能更多的人問的都是這句話。相對於保險的産品,第一它有保值的概念,第二它還有投資的概念。所以大家去到香港市場做保險産品的選購,第一香港市場非常國際化;第二又給自己的資金找了一條通道,但是沒有想到這種做法可能對人民幣貶值本身是一個‘推波助瀾’,貶值的氛圍越大,你在急匆匆的去做這個事的時候,可能相對你的損失和成本也要考慮到裏面去。所以我們還是比較謹慎的去對待非常時期的投資品種的選擇;第二還是要有一些專業和自己本身定力的把握,不要跟風。監管本身是從市場的安全形度去考慮,但是這個市場是由民眾組成的,他更多的還是從民眾的利益角度去考慮問題。”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8月31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向內地訪客發出的保單,新造保單保費達301億港元,同比激增1.17倍,已經接近去年全年的投保總金額。而一些保險公司或一些保險代理機構、保險代理人,存在“境內簽單、境外承保”、“境內介紹、境外簽單、境外承保”等現象,構成了境內銷售境外保險産品的行為,違反《保險法》相關規定。
今年4月22號,中國保監會就發佈了風險提示,稱香港與內地保險業務在適用法律、監管政策以及保險産品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希望廣大消費者謹慎投保。在此之後,保監會、北京保監局赴信誠人壽、招商信諾、中美聯泰大都會、友邦保險北京分公司等調研“北京地區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産品的情況。
那麼,境外買保險在什麼情況下才合法合規呢?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境內居民個人到境外去買保險,如果是旅行、商務活動或者留學等,需要購買個人的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等,這是屬於服務貿易類的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之下是允許和支持的;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是不被允許的。在這也提醒廣大投資者,一定要謹慎選擇、理性判斷。
此外,外匯管理局也在昨晚(28號)表示,外匯管理部門沒有對匯兌和跨境收付等採取新的管制措施。下一步,外匯管理局將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保持對外匯違法違規高壓打擊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