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把明天交給“明天”的傳承之道——彌勒“阿細跳月”的傳承故事

2016-10-31 11:13:2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阿細跳月的阿西彝族(攝影:趙芳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祃璟琳 滕蕓):在中國西部省份雲南,有一塊美麗的紅土地——彌勒,那裏因一首歡快動聽的樂曲而得名,就是您現在聽到的這首《阿細跳月》。它是由中國著名民族音樂家彭修文創作的管弦樂曲,其創作原型就是流行于雲南彝族地區的民間歌舞“阿細跳月”。

  “阿細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細人的傳統舞蹈,發源於雲南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彌勒市,以大三弦為器樂道具,竹笛、嗩吶等伴奏,表現了居住在高山上的阿細青年男女傍晚在月光下歌唱愛情的情景,舞蹈也因在月下起舞得名。2008年6月,這種阿細人特有的傳統集體舞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同年11月,彌勒縣也被命名為“中國民間(彝族阿細跳月)文化藝術之鄉”。彌勒市文化館副館長段紅坤介紹説:“阿細跳月本身的音樂旋律非常鏗鏘有力,影響力感染力非常強。特別是群體性的演出表演時不需要音響,氣勢真的不得了。(19)54年,我們(阿細跳月)參加在波蘭華沙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演出,當時就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阿細跳月”作為一種集體舞蹈,參與的人數可多可少,通常是男青年挎著長約135釐米的大三弦邊彈邊跳,女孩子們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對歌對舞。據傳很早以前,彝族人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每當春耕時節,他們白天給土司頭人幹活,夜間才能借著月光趕種自己的“火地”。人們光著腳板在火灰尚未熄滅的地裏勞動,腳被燙疼了就抬起來跳兩下,還“嘖嘖”地喊兩聲,形成了這種集體舞的基本步伐。而“阿細跳月”的主要道具之一--大三弦則是模倣阿細人拉開弓箭時發出的“當鼓”聲。

  西三鎮鳳凰村文藝隊表演的《阿細跳月》中的一段。歌詞大意是:“月亮出來了,小姑娘快出來了,大家聚在一起,不唱會老,不跳也會老,大家一起來,快快來,大家一起跳起來。”

  在西三鎮鳳凰村有1700多村民,其中大多都是阿細人。村子裏的四個文藝隊總人數達到兩、三百人。村文藝隊的隊員們幹完農活才能到文化站來排練,有時為了外出表演“阿細跳月”,隊員們常常到晚上九、十點鐘才開始排練,一跳就要跳到淩晨兩、三點鐘,而隊員們卻對此毫無怨言,這都是源於從小培養起的興趣。26歲的西三鎮鳳凰村文藝隊隊員岳曉燕説:“平常我們就在跳的,到處跳,這個(舞)不用學的,像我們這個民族從小都會跳(阿細跳月)的,兩三歲就會跳,男孩女孩都會,(因為)喜歡嘛。”

  在阿細人聚居的彌勒市,大部分阿細人都會跳“阿細跳月”。除了彝族天生的舞蹈天賦和這種集體舞的基本步伐簡單易學外,更有賴於當地對“阿細跳月”的傳承與保護。西三鎮文化站站長、“阿細跳月”省級傳承人梅志宏説:“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從小(培養),我們鄉鎮裏面的學校都是以“阿細跳月”做課間操,每個小學從一年級入學的時候(就開始跳),每個男同學必須帶一把小三弦。”

  為了完整地保留一套“阿細跳月”節目,器樂演奏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阿細跳月”表演中,除了大三弦和小三弦這種特有樂器,更為重要的是另一種樂器——笛子。“阿細跳月”使用的笛子與普通笛子有所不同,通常由四支笛子配樂,但每支笛子定調、指法甚至長度尺寸都有所不同,對於專業人員來説尚且都有難度。而這種笛子的製作工藝又相當複雜,不但需要用彌勒當地的金竹,更需要有經驗的手工藝人製作、定調。與幾乎人人都會的舞步截然不同的是,全鎮掌握製作笛子技藝的傳承人只有兩、三人,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

  對於急於外出打工學習的年輕人來説,更不願意費時費力學習這種樂器。面對伴奏樂器演奏的後繼無人,梅志宏還是把希望寄託在了孩子們身上。他説:“現在最主要的(困難)就是笛子的傳承已經是青黃不接的階段,(因為會)吹笛子的人很少,我們現在鎮中心校已經開始做傳承(笛子吹奏)這一塊兒。從二、三年級的小學生中抽取100人,請民間傳承人一起來教他們。(希望)等他們到初中畢業的時候能吹我們這個民族的(樂器)。(我們還培養了)100個學生彈小三弦。”

  已經從事了二十多年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梅志宏告訴我們,許多阿細人都和他有同樣的擔憂,就是年輕的族人們忘記了老祖先留下的舞步,丟棄了打動過世界的民族文化。但也令他欣慰的是,在孩子們的身上,他們漸漸看到了民族文化傳承的明天。也正因如此,“阿細跳月”的傳承人們將這項民族文化遺産的明天交給了承載希望的小“明天”們,願這悅動的旋律伴著他們純真稚嫩的身影繼續在月下舞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