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大選亂象暴露美式民主困境

2016-11-02 09:30:31|來源:環球時報|編輯:梁生文

  就在大選投票日益臨近的最後關頭,美國司法部10月31日表示,將與聯邦調查局(FBI)合作調查希拉裏所涉電郵案。2016年大選也許是美國“最不合常規”的大選。兩黨候選人希拉裏、特朗普成為美國現代選舉史上最不受歡迎的候選人。種種亂象的背後是美國政治體制因弊端集中爆發而陷入困境。

  將“突圍”寄望于攻擊對方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筆者碰到的多數人都表示,自己是“不情願的投票者”,對兩黨候選人都不喜歡,只能無奈地投票;有的選民認為美國的政治運作“不是民主”,只是“權力和影響力的遊戲”;有的選民直接將此次總統選舉稱為“災難”。2016年美國大選之困,凸顯了兩黨傳統政綱與選民現實關切的脫離、兩黨“精英”與普通民眾的疏離。而且,美國的政治精英還不知道如何走出困局。

  特朗普侮辱女性的“錄音門”曝光後,至少26%的共和黨國會議員、州長不再支持特朗普。共和黨一些最慷慨的獻金者要求該黨全國委員會與特朗普“切割”。這種分裂的表現之一就是共和黨作為一個主要政黨卻無法給出政策答卷。特朗普口號尖利,但政策空洞、似是而非;而共和黨精英的政策主張在預選期間即被本黨多數選民所拋棄。

  由於無法因應美國社會的變化,共和黨面臨政治話語權式微的局面。《紐約時報》稱,“不管特朗普在11月是輸是贏,這個政黨的未來都會存疑”。

  另一邊,民主黨因“暗箱操作”頻遭信任危機,“中庸政策”無法帶來選民希望的“變革”。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理應保持中立,卻涉嫌在黨內預選階段暗中破壞桑德斯的競選活動。不僅如此,希拉裏還被曝“郵件門”“健康門”“基金門”和“演講門”等多重問題,受到選民詬病。美國政治分析人士馬特·麥考雛爾克將特朗普描述為“自殺式炸彈候選人”,而希拉裏則是“定時炸彈式候選人”,其自身的諸多問題隨時可能爆發。

  希拉裏一旦當選,可能會步克林頓政府、奧巴馬政府後塵,政策上趨於求穩、中庸,難以帶來選民希望的“變革”。民主黨尚無新辦法去解決美國政治生態分裂、種族關係緊張等日益嚴重的問題。

  於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將“突圍”寄望于攻擊對方,政治極化加劇。

  奧巴馬政府執政8年,美國黨派爭鬥達到新高,政府多次關門或瀕臨關門,重大立法通過更少。長期追蹤民眾對美國行政和立法部門滿意度的蓋洛普民調中心發現,民眾對國會滿意度在所有政府分支中均列最低。

  8年間,在野的共和黨國會議員走上一條“主觀攻人”“客觀傷己”的道路,為制衡而制衡,在美國政治體制中增加了歷史少有的“破壞性”。美國政治體制正陷入一個怪圈:兩黨傳統政策主張式微,轉而靠攻擊對方來“得分”;黨派鬥爭導致行政低效,行政低效反過來繼續削弱兩黨的選舉基礎。

  脫離選民現實焦慮的精英政治

  全球化是國際間利益再分配,美國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兩黨卻沒有及時推出實現國內社會經濟生態再平衡的綱領。兩黨政治綱領和施政理念在全球化進程中與越來越多選民的“焦慮”脫節,産生政治的結構性問題。這成為希拉裏以及多數共和黨候選人政策沒有吸引力的原因,也成為特朗普因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而崛起的原因。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利茨説,從美國過去40年來“新自由主義”政策中獲益的可能只是社會最上端的1%的人。中産階級和工人階層享受不到經濟增長的好處,選民的怒火在意料之中。

  連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都評論説,精英階層過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多數美國公民的收入卻停滯不前,整個美國社會的不平等問題日益嚴重。這次選舉透露的真正信息是,幾十年過去了,美國民主終於開始回應與大多數人都相關的不平等擴大化和經濟停滯問題。

  作為華盛頓政治圈“圈內人”的兩黨精英、遊説集團與圈外民眾日益疏離,民眾反建制、反精英情緒上升。在本屆大選中,“圈外人”特朗普力克共和黨眾多精英殺出重圍,而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桑德斯預選中對資歷深厚的希拉裏形成強力挑戰。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特朗普在所有既得利益者反對的情況下依然表現強勢,可以説“是一種平民對精英階層的懲罰”。“美國今年的總統選舉並不是傳統上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競爭,而是體制內外的較量。”

  本屆選舉中凸顯的金錢政治、利益集團問題遭到美國民眾的痛恨。《華爾街日報》10月24日報道,20多名億萬富翁在2016年大選中為兩黨候選人捐款8800萬美元,其中,希拉裏是最大受益者。一位賓州基本金融公司投資組合高級經理對筆者説,“現在的候選人是出錢購買通往白宮的道路。這不是民主,是權力和影響力的遊戲。這使我非常難過。”

  筆者認為,本屆選舉中的“特朗普現象”和“桑德斯現象”將在美國政治話語中留下清晰印記,倒逼兩黨改革綱領趨近民眾期待。然而,黨派政治激化仍將阻礙兩黨改革進程。兩黨的任何改革都可能受制于對方,無法實現黨派利益和美國民眾利益最大化,導致政治體制進一步極化,加劇社會離心力。(齊紫劍 國際問題觀察員)

標簽:美國大選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