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情混沌,美國“亞太再平衡”何去何從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新聞分析:選情混沌,美國“亞太再平衡”何去何從
新華社記者張偉 劉莉莉 楊定都
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入主白宮後為亞太政策重新定調,推出所謂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試圖維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主導地位。
如今,隨著奧巴馬任期接近尾聲,下任美國總統是否沿襲“亞太再平衡”戰略?可能做出哪些政策調整?作為這一戰略的經濟抓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前景如何?
戰略大方向或不變
“亞太再平衡”戰略得以出臺,首先基於奧巴馬政府對亞太和國際格局的判斷,即亞太地區正逐漸成為全球經濟、政治和安全的中心,美國需要投入更多力量,發揮主導作用。可以説,只要美國統治層這一判斷不變,戰略大方向就不會偏移。
國防大學教授朱成虎認為,“亞太再平衡”戰略是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共識,很多共和黨人士也參與了政策制定。因此,無論是哪個黨的候選人入主白宮,“亞太再平衡”戰略都會進一步加強。
“亞太再平衡”戰略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時任國務卿希拉裏扮演著關鍵角色。2009年7月,她在曼谷機場用一句“美國回來了”,宣告美國“重返亞太”,標誌著“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啟動。
德國全球與地區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艾沛思認為,希拉裏擔任國務卿時曾經參與亞太政策的制定,如果她當選總統,“亞太再平衡”戰略會有很大的延續性。希拉裏將繼續擴展美國與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的盟友關係,加強與越南的關係,但美菲關係當前出現新變化,方向有待觀察。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也認為,假如希拉裏當選,美國亞太戰略不會發生變化,也許名字不再叫“亞太再平衡”,但美國依然會加大對亞太的投入。
不過,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趙穗生認為,“亞太再平衡”戰略並不成功,缺乏堅實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基礎。雖然奧巴馬政府很重視亞太,但總是被牽扯到更急需關注的地區,比如中東。這次大選中,亞太戰略並不是美國外交政策最重要的議題。即便希拉裏上臺,亞太也只會是美國戰略重點之一。
具體政策會有調整
專家普遍認為,在戰略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下任美國總統會調整具體政策,其中存在一定變數。
與希拉裏相比,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行事風格迥異,表現出明顯的孤立主義色彩,宣揚“美國優先”。他在競選中還抨擊日本和韓國,要求這兩個亞洲盟國為美國提供的安全保護“付費”。在俄羅斯國際政治鑒定研究所所長明琴科看來,希拉裏的行事邏輯還是清楚的,但特朗普的邏輯完全無法預測,這是特朗普一旦當選可能帶來的主要風險。
達巍認為,如果希拉裏當選,可能會通過更加平衡的方式來推動亞太再平衡,不光是軍事的再平衡,也有經濟的再平衡,更可能會有綜合性的施策。
朱成虎教授曾就“亞太再平衡”政策調整與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有過交流。作為這一戰略的主要制定者,坎貝爾向他提及擴大美國與一些亞太國家的夥伴關係,重點包括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等。朱成虎認為,美國會繼續把南海問題當做抓手,糾合某些地區國家和域外國家,加強在這一地區的軍事與經濟存在。下一步美國可能採取的手段包括:拉北約國家參加軍事演習;拉盟國進行聯合巡航;不斷派出軍艦到中國島礁附近海域騷擾和挑釁。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美國問題專家約瑟夫·布拉姆爾認為,“亞太再平衡”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個很大的風險,即一些利益集團,特別是軍工複合體可能挑動美國及其盟友擴張軍備對抗中國。
“亞太再平衡”戰略與中美關係走向密切相關。對此,趙穗生認為,美國對華政策的大環境、大氣候決定,不管誰上臺,一開始都有可能趨於強硬,但磨合期過後,最終還是會回到接觸、對話、協商的途徑上來,“這是大勢所趨”。
TTP前景不妙
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佈局中,TPP是重要一環。奧巴馬政府試圖借此主導亞洲地區經濟合作,打造新的經貿規則。奧巴馬希望國會在11月總統選舉後批准這一協定,以挽救自己的“亞太再平衡”政策遺産。但這看起來前景不妙。此外,無論希拉裏,還是特朗普,在競選中都明確表示反對現在的TPP內容。
希拉裏一開始支持TPP,但在競選期間調整了自己的立場,開始聲稱反對這一協定。艾沛思説,如今最大的問題是,希拉裏如果當選是否會重新支持TPP。而如果特朗普當選,共和黨在選舉之後“特朗普”色彩將增強,更不會支持這一協定。
達巍預測,希拉裏如果當選,可能會調整TPP的部分條款,以回應國內政治壓力,但希拉裏仍會希望國會能夠通過TPP,儘管很可能要等到2018年。
布拉姆爾則認為,TPP的命運掌握在美國國會手中,無論誰入主白宮,在推行經濟或貿易政策時,都會受到國會參眾兩院或至少一院的阻撓,“這是美國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