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東北“十三五”再出發 邁上促增長新征途
新一輪東北振興,國企改革發展是重頭戲。圖為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二廠廠區。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日電(何凡)增速放緩,産能過剩,人才流出,加上唱衰論調……一連串問題接踵而至,考驗著東北經濟轉型的信心。要將這些問題逐個破解,關鍵之匙在哪?
近期,國務院審議通過《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和《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
這個曾經輝煌的“中國工業搖籃”,迎來全面振興的重大契機。東北,決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固有矛盾,以産業結構“變奏”匯聚動能,實現經濟穩中求進、變中求新。
從中央到地方,一場劍指實現東北全面振興的“持久戰”,已經打響。
新跡象:三年首見吉林增速超全國平均水準
近兩年來,“東北板塊”經濟增長步伐趨緩,增速在全國各地區排名靠後,如2015年遼寧地區生産總值增長率為3%,吉林為6.5%,黑龍江為5.7%。
而在最新數據發佈後,人們發現,東北經濟呈現出積極變化:
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9%,時隔兩年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在連續23個月負增長後,遼寧省的工業用電量在今年8月、9月分別實現增長2%和2.5%;衡量經濟景氣指數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在連續51個月下跌後,在9月首次實現增長。從這些先行指標看,前三季度遼寧經濟顯現出築底企穩的特徵。
此外,1-8月東北地區固定資産投資降幅比1-7月收窄,黑龍江的增速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表現在東三省中領先。
東北各省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産業。圖為一汽轎車一名維修班長在操作點焊焊接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許暢/攝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向新華網記者表示,目前煤炭價格較年初時漲幅超過1倍,鋼鐵價格上漲了30%-40%。在此背景下,東北地區工業加快回暖,顯出短期經濟企穩的跡象。東北三省的産業結構有所差異,上述因素對遼寧省的影響尤其明顯。_
在産業以汽車、農業為主的吉林省,三季度汽車銷售的良好表現,對經濟拉抬作用明顯。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吉林全省汽車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229.16億元,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2.7%。
而黑龍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向東開放的主要窗口,也是建設東北方向油氣戰略通道的核心區。中國石油在該省擁有大慶油田等5家大型企業,覆蓋管道運營、化工銷售、城市燃氣等相關業務。相關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有利工業經濟企穩。
他指出,作為重工業、能源、農業這三大主導産業基地,東北三省對我國經濟成長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該地區經濟的發展,關乎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新部署:用十年實現“東北振興2.0版”
實際上,東北三省經濟下行的表現及結構失衡的難題,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轉型升級如爬坡過坎、滾石上山,一系列密集出臺的政策部署為此注入了新動力,支持和推動東北地區通過改革開放來重振雄風。
今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發佈。8月2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確了今後擬在東北開工的127個重大項目,涉及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總投資將達1.6萬億元人民幣。
10月18日,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召開,部署進一步推動東北振興工作。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和《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撰文稱,新常態下,東北振興發展需要明確改革的長遠目標,擺脫結構固化和路徑依賴,升級到2.0版。實現東北全面振興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對東北未來一段時期的較低增速要保持足夠耐心。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部的雙峰林場被稱為中國“雪鄉”,吸引大批中外遊客前來遊玩。圖為“雪鄉”風光。新華社記者 王凱/攝
新路徑:供需兩側發力 開拓冰雪旅遊等新産業
工業增速與效益,既是上一輪東北經濟發展的原因,也是本輪經濟困難的癥結。新一輪東北振興,需要瞄準結構性矛盾和産業轉型升級。
專家稱,拓展東北經濟的空間,要在供需兩側發力。從需求側看,上馬一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近可創造新的增長點,遠可補短板、還“欠賬”,增添發展後勁,有助於擦亮傳統工業經濟的“銹跡”。
從供給側看,東北需要進行一場更深層的改革,即在保持優勢産業發展的同時,須重點推進新興産業及新業態、輕型産業、生産性服務業發展,著力轉變供給結構。
徐洪才表示,重構並優化長期固化的傳統産業佈局,會是一個曲折而艱難的過程。結構調整需要時間、智慧和定力,缺一不可。
他認為,東北三省的資源稟賦不同,要把壓力變為動力,從各自優勢出發,謀劃、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徑。比如有的省份可以“靠山吃山(長白山)”,做大做強旅遊業、中醫藥業等;有的省份可以用好“冷資源”,挖掘豐富的冰雪旅遊資源及文化內涵,著力發展冰雪經濟,為經濟增長創造更大價值。
在很多投資人眼中,東北生態稟賦好,生態旅遊、農業觀光、有機農業,都是亟待開發的“藍海”,也是未來支撐東北振興的重要産業。近幾年來,吉林旅遊的爆髮式增長也印證了投資者的判斷。今年國慶期間接待各地遊客1180.98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8%,實現旅遊收入75.43億元,同比增長近三成。
當前,東北的一些城市紛紛致力於佈局新産業,改善發展環境。黑龍江省大慶市利用“油城”的石油化工基礎、人才和産業配套能力,延伸産業鏈,發力服務業,並圍繞汽車領域佈局多個産業園,努力改變原有傳統單一的經濟結構。11月,沃爾沃汽車在當地工廠將批量生産S90L這一新車型,公司負責人預計明年産量將超5萬輛。
一位直接參與東北振興工作的官員指出,以點帶面、以局部帶動整體,往往能提高發展效率。東北發展的“點”,在於哈爾濱、瀋陽、長春、大連四個副省級城市。這四個城市佔東北整個經濟比重的45.3%,它們發展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東北振興能不能實現。東北可以考慮跨省區聯動,結合三省的國家級新區,來創建新的經濟貿易增長區。
徐洪才也表示,東北應加快與發展較快的省份對接,向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學習,在改革開放、投資開發、吸引人才等方面借鑒經驗,利用新業態、新經濟重塑競爭力。同時,有一些國外城市發展的經驗可供參考,比如最老牌的“鋼鐵之城”——英國謝菲爾德已成功轉型,教育、文創、體育産業成為該城市的新名片。
展望東北經濟發展態勢時,徐洪才説,預計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一些。“但不能因為形勢短期轉好,就放鬆結構調整的步伐。東北要把握利用好這個機會,為下一步的結構調整打好基礎。”
(原標題:振興東北“十三五”再出發 邁上促增長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