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發改委預測2015年GDP增長7%左右

2016-01-12 15:15:35|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王濤

  原標題:(治國理政新實踐)中國官方預測2015年GDP增長7%左右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中國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12日在北京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預計全年增速在7%左右,與去年初預期增長目標基本一致。他還介紹説,2016年中國將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在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12日召開2016年度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表示,2015年中國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全年主要預期目標可以較好實現,“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9%,預計全年增速在7%左右,與預期增長目標基本一致。就業形勢穩定,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51萬人,預計全年新增1300萬人左右。物價漲幅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7%,持續快於經濟增速。”

  李樸民説,2015年,中國在固定資産投資、創新驅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均有不少亮點。去年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産投資項目280個,總投資超過2.5萬億元人民幣;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平均每天超過1萬家;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首次突破50%,節能環保目標超額完成。

  李樸民表示,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制定的經濟社會發展24項主要指標基本都能完成,特別是資源環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約束性指標將超額完成,為“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展望未來,李樸民認為,世界經濟繼續深度調整,經濟持續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和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有可能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長動能轉換銜接還存在多重制約。他説,中國經濟遇到的困難可能增多,將採取積極措施予以應對,“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要圍繞需求結構變化,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中國在鐵路、核電等重點行業優勢産能“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比如,中印雅萬高鐵、中老和中泰鐵路、匈塞鐵路等項目陸續啟動,標誌著中國鐵路“走出去”實現重大突破。與此同時,中國核電“走出去”也取得積極成效。李樸民説:“核電“走出去”邁出重大步伐,巴基斯坦卡拉奇二號機組項目順利開工,首次實現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出口。中廣核與英國、中核與阿根廷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合作投資建設有關核電項目。上海電氣獲得南非科貝赫核電站6台蒸汽發生器更換項目分包合同,首次實現國內核電主設備批量進入國際市場。”

  此外,中國鋼鐵等優勢産能穩步規模化向外轉移;中國境外投資、對外工程承包、裝備出口也實現快速增長。去年前11個月,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0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6%。

  李樸民強調,未來中國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把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作為對外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與世界各國共同謀劃推進裝備、産能、技術、標準、管理和資本的全面務實合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