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虛火燒出了“網紅”偽善原形
今年10月,數名網絡主播來到四川涼山地區的貧困山村做假慈善直播。他們錄製給村民發錢的視頻,直播完成後,就將錢全部收回,只給村民發放毛巾肥皂等洗漱用品作為“辛苦費”。近日,有關網絡直播平臺發佈了最新進展,宣佈對利用直播進行假慈善的主播進行永久封號處理,將在大涼山做公益的21個賬號予以封禁。
所謂互聯網直播,是指基於互聯網,以視頻、音頻、圖文等形式向公眾持續發佈實時信息的活動。互聯網直播的核心是主播,也就是“網紅”,主播通過視頻內容直播與訪問者互動,節目越吸引眼球,打賞的訪問者就越多,直播平臺和主播獲益就越多。關注度可以快速直接地轉化成經濟效益,“網紅經濟”由此火爆,網絡紅人也正在創造著新媒體經濟的奇跡。
然而,正當業內人士大談網絡紅人將顛覆受眾接收信息的習慣之時,互聯網直播的毒副作用正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此次假慈善直播就是一例。四川涼山的部分地區自然條件惡劣,資源匱乏,地理位置偏遠,此前有很多公益組織出手推動當地扶貧濟困工作。一些網絡主播利用以往慈善活動留下的心理慣性和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的單純樸實,在涼山擺拍、作秀,通過搞假慈善來吸引粉絲關注並牟取不當利益。這種假慈善消費了公眾對慈善的熱情,損害了當地群眾對慈善公益的信任,同時還涉嫌詐騙。有關部門必須持續跟進對涉事主播嚴格追責。
除了假慈善,近期關於“網紅”的負面新聞還有很多。有些網站直播聚眾淫亂表演,有“網紅”在網絡直播時做出吸毒動作,還有人在平臺上直播暴打老人。近年來,隨著網絡直播的走紅,各種含有色情、暴力、詐騙等信息的違法違規直播大量出現。
網絡直播頻頻以打擦邊球、觸碰底線的方式博取眼球,無非是為了利益,“網紅經濟”到底能産生多大經濟效益?此次涉及假慈善的一名男主播,在直播視頻中直言不諱地聲稱,打著公益的旗號搞直播,月收入高達六位數,甚至可日賺萬元。局外人可能很難相信也難以理解,“網紅”通過粉絲打賞可以賺這麼多錢,但現實情況恐怕還真是如此。
網絡直播的虛火被燒到了多高的熱度,是可以用數據來説明的。不久前,某女明星入駐一直播網站,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大玩尋“男神”遊戲,引無數網友關注,兩小時直播共600萬人同時在線互動,各種打賞刷屏,參與各方大賺。這個案例真實地展現了關注度是如何轉變為經濟效益的,而做假慈善、假公益的不法主播,也正是趁著這股網絡直播的虛火發了財。
網絡直播的虛火從何而來?近年來各家電視臺最火的就是真人秀節目,相比電視臺節目的局限性,網絡直播真人秀則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領域進行展示,各路資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市場空間,並投下重注。百度、阿裏、騰訊等巨頭紛紛強勢佈局互聯網直播領域,網絡直播平臺從年初的200家迅猛增至目前的300多家,預計幾年後網絡直播市場規模或達千億級規模。
在資本的追逐下,瘋狂的直播虛火正催生著全民直播時代的到來。有關部門必須嚴厲處罰涉及假慈善的不法從業者和相關企業,通過此次事件逐步扭轉有愈演愈烈之勢的直播亂象。文化、廣電、網信以及公安部門,應該一齊出手給虛火旺盛的網絡直播降降火,這樣才能讓直播之路能夠走得更寬更遠,留出空間讓更多傳統的、優秀的文化能夠通過新的載體得以傳承,獲得新生。(樊大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