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工信部規範汽車動力電池行業 年産能門檻擬抬高39倍

2016-11-23 09:31:19|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谷士欣

  “不是高,而是非常高。”面對《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17年)(徵求意見稿)將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産能的門檻提高至過去的40倍,一家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的高管如此評價。

  11月22日,工信部官網披露《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17年)(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對動力電池(在汽車上配置使用的、能夠儲存電能並可再充電的、為驅動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的裝置,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不包括鉛酸類電池)生産企業進行管理。

  徵求意見稿大幅抬高了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産能的門檻。根據徵求意見稿第八條,“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産能力不低於80億瓦時,金屬氫化物鎳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産能力不低於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年産能力不低於1千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産能力不低於80000套或40億瓦時。生産多種類型的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系統企業,其年産能力需分別滿足上述要求。”而此前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的年産能門檻設定在2億瓦時。

  “門檻一下子被提高到了原來的40倍。80億瓦時,意味著100多億元的産值。”前述企業高管表示。

  門檻提高後,國內能達標的動力電池企業屈指可數。有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産能達到80億瓦時的動力企業,只有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根據東吳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比亞迪)2015年已經建成100億瓦時的動力電池(年)産能,預計2016年將具備160億瓦時的(年)産能,2019年規划動力電池(年)産能達340億瓦時。而國軒高科董事、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建華則表示:“今年我們的年産能約60億瓦時,明年能達到80億瓦時。我們年産能在國內排名第三名。”

  儘管動力電池企業對徵求意見稿是大跌眼鏡,但有觀察者將其視為利好:“本來就不應該有那麼多動力電池企業能賺錢,過去門檻太低。”其看好理由有二:其一,儘管短期內動力電池業會加速洗牌,但強者將會脫穎而出。提高門檻後,將形成優勝劣汰、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動力電池整體産能嚴重過剩、企業平均出貨量不大的局面將得以扭轉。此前,中汽研副主任王成曾表示:“從動力電池出貨量和産能對比來看,動力電池已經整體産能過剩。今年前10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配套總量為142億瓦時,但前四批(進入)電池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總産能370億瓦時,産能前十位的企業總産能為175億瓦時。”事實上,在徵求意見稿出爐前,市場已經自動啟動洗牌程式。據王成介紹,從結構來看,動力電池供應鏈結構在走向高端化:比亞迪、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基本滿産,甚至超産能生産,而中小企業産能利用率明顯不足。展望明年,優質稀缺和低端過剩的局面將會並存。

  其二,政策之手和市場之手的雙重推動,有利於加快中國動力電池實現規模效應的進展,從而更早降低成本。中國制訂了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時間表,並希望同時降低動力電池的成本。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研究報告中預測,中國鋰離子電池實現技術升級後,2020年新型鋰離子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提高一倍以上,達到350Wh/Kg,成本降低50%,達到0.6元/Wh;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高一倍,達到250Wh/Kg,成本降低一倍,達到1.0元/Wh。由於動力電池佔新能源汽車成本的30%至50%,隨著動力電池成本的下降,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有望大幅下降,從而縮小與傳統汽車的價格差,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走向私人用車市場。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