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維視角透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

2016-01-13 19:43:28|來源:光明網|編輯:韓基韜

  【光明論·治國理政新實踐】

  以多維視角透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陶文昭

  關於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概覽其要:一是治國理政的命題;二治國理政的特點;三是治國理政的抓手;四是治國理政的品格;五是治國理政的思維;六是治國理政的地位。

  以多維視角透視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

  一、治國理政的時代命題

  為什麼以治國理政為切入點來理解十八大以來的戰略思想,這是必須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每一理論之所以稱之為理論,必有自己的特色,必有獨自的創造,必有自身的側重。理論特色和側重最主要的是基於時代和國情的不同。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所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理論表現的強點和重點也不一樣。馬克思恩格斯作為首創者,在理論上重在構建體系,在實踐上重在如何將無産階級組織起來以爭取革命的勝利。毛澤東思想重點解決中國革命如何取得勝利,以及如何建立和鞏固政權等問題。從鄧小平理論開始,中國理論重在解決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問題。如今新中國成立已經60多年,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當下最重要任務是如何長期有效地執政。可以説,治國理政是實踐的重點,是理論的主要生長點,有關治國理政思想是十八大以來戰略思想的最主要內容和最突出特色。

  二、治國理政的突出特點

  治國理政本質上是一種常態化的國家治理。其主要特點是:一是重建設。在破壞舊政權、建構新政權的基本任務完成之後,國家治理的重心在於如何鞏固和完善政權。創業不易,守成也不易。馬上得江山,但不能馬上治理江山。奪取政權重在革命力,鞏固政權重在建設力。二是重全面。進攻的時候,要打破平衡,非均衡戰略很有效。反過來,守成的時候,則要全面均衡。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木桶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説的都是這個道理。三是重法治。新政權剛建立的時候,從革命時期的打破舊法治轉變到建構新法治,法治的制定和執行都需要時間。常態化的國家治理,主要不能靠臨時的、突擊的措施,也不能靠出幾個強人。能人,而要靠制度化、法制化,講規矩的法治才能長久。四是重長期。長治久安,著眼于長。重大的戰略著眼于長期效果,既要著眼于現實,也要著眼于未來。注意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固本培元。五是重價值觀。在維繫政權的要素之中,價值觀是最高級、最深層的東西,也是最需要耐心和時間的東西。一種制度長治久安,需要價值觀的深層認同。長治久安,既要抓硬體,還要抓軟體。價值觀就是潛移默化的軟體。要達到“日用而不覺”的境界,需要長期不懈地抓下去。以上這些特點,有的強一點,有的若一點;有時強一點,有時弱一點。而將它們綜合起來,正是治國理政的特色。

  三、治國理政的主要抓手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者,黨的工作關涉涉及內政、國防、外交,改革、發展、穩定等各個方面。習近平作為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和軍委主席,以及一些重要領導小組組長,工作職責極為廣泛,對各個方面都有新思考、新認識、新舉措。從這個角度看,治國理政思想具有全面性、系統性,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全面與重點的關係是辯證的,全面不等於沒有重點。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我們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既是注重總體謀劃,又是牽住“牛鼻子”。毫無疑義,四個全面是治國理政最重要的戰略佈局、戰略抓手。當然,十八大以來有關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有關和平發展的思想,有關發展的五大理念等,也是能與四個全面並列的重要內容。

  四、治國理政的政治品格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提出了許多重大的戰略思想,還展現了許多鮮明的政治品格,諸如堅定信仰追求、歷史擔當意識、真摯為民情懷和務實思想作風等。習近平認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習近平以自覺的接力意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擔當。擔當意識要落實到工作的各個方面,融入到選人用人的機制之中。習近平總書記的真摯為民情懷,立足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秉持了中國共産黨的傳統、傳承了以民為本的精華、凝練了個人成長的經歷。真摯為民情懷圍繞著“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中心命題,體現在人民一體、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回應人民等相互聯繫的各個方面。習近平提倡務實思想作風,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通過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實際情況,真抓實幹,發揚釘釘子精神。習近平提出“三嚴三實”,即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成為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的新標杆。

  五、治國理政的科學思維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中,貫徹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顯示出體現了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等。戰略思維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把握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方向。辯證思維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系統思維就是從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以及系統與環境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把握社會。創新思維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過時的陳規,善於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歷史思維就是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智慧、把握歷史規律中不斷前進。法治思維就是突出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地位,落實到具體工作的方方面面。底線思維就是以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估計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防患于未然。以上這些思維內在聯繫、相互貫通,構成了治國理的科學的思想方法。

  六、治國理政的理論地位

  有關治國理政思想的地位,要放到更大的理論背景中做具體分析。一是治國理政與十八大以來部戰略思想的關係。十八大以來提出了包括中國夢、四個全面等帶有標誌性的重大戰略思想,還有許多各個方面的戰略思想和戰略舉措。如何概括十八大以來新的理論創新,以有機統籌各種重大戰略思想,需要進一步研究和作出政治決斷。二是治國理政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開放的體系。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內容、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次新飛躍。三是治國理政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關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是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十八大以來的治國理政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內,而不是理論體系之外。既要充分體現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地位,又要從總體上遵循和把握理論發展的基本規律。四是治國理政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關係。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理論。治國理政是21世紀中國的新探索,正是旨在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從以上四個方面綜合把握治國理政的理論地位,比較全面和妥當。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