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不斷攪動國際原油市場 對全球經濟影響引關注

2016-01-15 08:21:21|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楊玉國

  原標題:低油價不斷攪動國際原油市場 對全球經濟影響引關注

  國際在線綜合報道:受多重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不斷下探,紐約油價13日盤中再次跌破每桶30美元大關,雖然14日出現觸底反彈,收于每桶31.2美元,但目前市場對油價前景看法悲觀,眾多華爾街金融機構下調了對油價的預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預計油價或跌至20美元,渣打銀行甚至認為油價會跌至10美元。低油價不斷攪動國際原油市場,問題與挑戰不可避免,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成為關注焦點。

  隨著市場情緒從不好變得更糟,油價正持續暴跌至多年低點。近日,美國能源信息局將2016年美國原油均價預期由此前的每桶50.89美元下調至每桶38.54美元,將布倫特油價預期由此前的每桶55.78美元下調至每桶40.15美元。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週油價將繼續下跌。俄羅斯媒體指出,受制于一系列重大因素的影響,2016年油價大概不會恢復到正常區間。

  油價自2014年以來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市場供需失衡。據國際能源署統計,當前供大於求的失衡程度相當嚴重,這一差距將在2016年繼續拉大,直到2016年底才能開始恢復平衡。除了供應不斷增加的壓力之外,美元步入升值週期、資本市場投機基金集中拋售、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等因素也將進一步阻礙國際油價回升的步伐。

  受國際市場油價大幅震蕩影響,以石油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海灣産油國財政收入已大幅縮水。沙特、阿聯酋和巴林等國紛紛採取了提高燃油和水電價格的應對措施。巴林內閣近日決定繼本月初上調國內柴油和煤油價格後,繼續上調汽油價格,以應對因國際原油價格降低導致的政府收入銳減局面。卡塔爾在1月14日晚間也宣佈削減部分政府汽油補貼。沙特目前選擇維持生産水準,放任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低,希望借助低油價,通過價格優勢保衛自己的石油出口市場,打壓以頁巖油為代表的非傳統型原油開發和生産,最終把這些原油的大部分從市場中擠走。

  作為既是石油生産大國又是消費大國的美國,其頁巖油産業也受到低油價的影響。國際能源署2015年曾表示,低油價為美國頁巖油生産“踩下剎車”並影響到美國能源産業。然而,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雖然頁巖氣革命使得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下降,進口量逐年減少,但油價下跌能大量節省經濟開支。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對已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的中國來説,既會帶來機遇,但同時也有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挑戰。分析人士認為,低油價為中國開展國際原油貿易創造了有利的市場環境。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原油3.4億噸,比2014年多進口2700多萬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説,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約為58%,油價大跌對中國是機遇大於風險。不過,低油價對中國也有不利的一面。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認為,國際油價大跌嚴重抑制了中國油氣勘探開發行業的發展,給未來供應保障埋下隱患。而石油勘探開發不足,也不利於拉動機械、鋼鐵等製造産業的發展。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