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二孩”考試題點個讚

2016-01-15 09:01:21|來源:廣州日報|編輯:王瑞芳

  昨天是廣州市部分區域小學期末考試日,其中天河區三年級語文考試一道4分的語文實踐題格外引人注目:“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想再給你添一個弟弟或妹妹,來跟你商量,你會説些什麼?”結果出現不少令人捧腹的奇葩答案,如:“我能不能不要再添弟弟或妹妹啊?因為如果添了的話,我就不再是獨生子女了……我出了事也不會全力救我,因為你們心裏一定會想:沒關係,死了一個,還有一個呢。”

  在人小鬼大、千奇百怪的答案中,有的孩子替父母著想,譬如出於生育或撫養考慮,勸父母打消生二孩念頭;有的孩子擔心自己地位不保,不希望家庭再添新丁;有的孩子列舉了男孩諸多長處之後,贊成添一個弟弟(估計這位是女生);有的孩子則採取先揚後抑策略,先是同意再生,其後細數“難處”,讓父母知難而退,可謂用心良苦……童言無忌,直抒胸臆,痛快淋漓。有時道出的“真相”還挺讓人尷尬,如“沒關係,死了一個,還有一個呢”,誰説不是個別父母一閃念的真實想法?但我還是要説,比起統一口徑、統一答案,這些敢於直面人生、豐富多彩的答案要真實得多、可愛得多。

  教育就是要尊重個性、呵護人性,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能力,傳統教育體制對此往往有所忽略,表現為求同思維多於求異思維、邏輯思維多於發散思維、知識傳授多於能力培養,連語文等人文學科也要求統一答案,自由發揮、個性表達得不到應有的鼓勵。所幸的是,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現在連小學生數學作業、試題也出現發散式、開放式題目,讓學生自設條件、自行推演、自圓其説,而非統一答案。這種教學方式,有助於保護思維的多樣性,從而保護學生創造力。

  作為學生家長,我還要給“生二孩”語文考試題的命題者點個讚。傳統語文教學,往往拘泥于“字詞句篇”,滿足於“聽説讀寫”,側重於知識灌輸,而與社會現實脫節,與學生的內在體驗脫節。近代以來,世界教育史上曾經有過幾次規模宏大的強調人的中心地位、倡導人的內在體驗的改良運動,強調兒童經驗的親歷性與真實性、重視內在體驗與內在構建。時下,沒有比“二孩”更熱辣、更受孩子關注的社會話題,因此,將學生內在體驗與自由表達巧妙“混搭”的“二孩語文題”就顯得非常應景,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活的教學、好的教育。

  既然是考試,很多人就會關心得分,面對孩子們的個性化、情緒化表達,老師依據什麼標準給分?其實,這樣一道實踐題,只要邏輯自洽便可,不必進行道德評價,家長也不必太在意。(練洪洋)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