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兗礦集團探索能源企業轉型國有資産投資公司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進行國有資産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實現國企管理體制由“管資産”向“管資本”轉變,是本輪中國國企改革的一個亮點。除中央層面選擇若干央企作為試點,各地亦開展了地方層面的改革與試點工作。作為山東省第二批改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企業之一,兗礦集團已基本完成治理體系變革,而其在改革中遇到的問題,亦頗具代表性。
今年1月5日,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成立近一年來,兗礦集團理順了董事會、黨委會、經理層關係,健全了“三會一層”法人治理結構,制定了多個改革配套文件,並構建起集團公司、專業(能化)公司、礦處單位三級管控體系。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表示,目前基本完成了內部治理體系的變革目標:“由實體産業的架構,改到適應投資産業集團的架構。整個架構現在已經改完了,我們的三級公司全部改完,機構砍掉40%,人員下放25%,應該説力度是比較大的。”
為履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職能,兗礦集團整合資本運營平臺,成立了金谷裕豐和端信投資公司。今年以來,兗礦集團在資本領域動作頻繁:認購浙商銀行4億股股權,增資中垠融資租賃公司50億元,收購久泰能源公司52%的股權,等等。目前,兗礦集團金融資産規模達到200億元,實現資本運營收益20多億元。
然而,由實體企業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轉變並非一帆風順。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新文曾表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不是集團公司的簡單翻牌,而是功能定位、組織結構、管控模式、業務運營等的重大變革。而兗礦集團在向投資運營集團的過程中,也切身感受到變革帶來的挑戰。李希勇説:“改建成投資運營集團,就是資産運作的平臺、國有資本控股平臺,所以管理的層次與方式都完全變了,對我們來講是巨大的提升,挑戰也很多。”
各項挑戰中,人才挑戰是突出的一項。李希勇表示,一方面,作為原本從事能源行業實體經營的企業,兗礦集團在金融投資領域高端人才儲備不足。另一方面,由於國內還未形成能源行業職業經理人的穩定市場,在改制後,為旗下公司尋找合適的管理人員也不容易。李希勇説:“我的煤礦與其他煤礦的情況有共性,但更有個性(的情況)。條件不一樣,礦井深淺不同,管理方式(就)不一樣。這個挑戰巨大。所以我們的總經理由原來董事黨委副書記直接翻牌成為職業總經理,沒從市場來,完全職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
此外,轉型還涉及權力下放,而不論“放權方”與“接權方”都需要時間調整和適應。李希勇説:“我們的管理層是管理實體企業的團隊,轉變到管理控股集團,一個是權力下放有過程,放的難度比較大,大家習慣性動作比較多,管的比較細、比較全,權力下放有個過程。第二個就是接不住。原來二級公司基本不決策,現在把一部分決策權放給他,他不一定能接得住。”
談及應對之策,李希勇表示,在決策流程方面,目前正在實施把兩級公司的決策機構放到一起的聯席辦公制度。接下來,兗礦集團將繼續推進公司治理、資源配置、運營管控、人事薪酬、業績考核五項改革,把該放的權力放到位,該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未來條件成熟後,旗下子公司的管理層將實現全球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