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世界”從來就是個虛構故事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不久前就上任後的“百日維新”發表視頻講話稱,他的執政將基於“美國優先”原則,並廣泛談及能源、規則、安全、移民、種族等方面將採取的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之處恐怕在於上任第一天就將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特朗普在選舉期間還威脅説美國將退出全球氣候變化協定,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説不,而擬議中的跨大西洋投資與貿易協定(TTIP)已經無疾而終。
有人稱美國已經厭倦了“領導”世界,不再熱衷於當“世界警察”,或許將從世界事務中抽身,有人哀嘆美國治理下的世界秩序將命懸一線,還有人擔心沒有了美國的“領導”世界將大亂臨頭。而受到英國脫歐和美國“特朗普現象”的刺激,歐洲多國右翼勢力趁機蠢蠢欲動,民粹主義滋生。歐洲近年來深陷主權債務危機、安全危機、難民危機、恐怖襲擊等的惡性循環,歐洲人的淡定已經蕩然無存。事實上,亞洲也難説是高枕無憂。那麼,美國新孤立主義是否會大行其道?誰來“領導世界”?中國會“領導世界”嗎?
首先,“領導世界”不過是一種自我陶醉的想像。美國並沒有領導過世界,所謂的全球“領導”名不副實。冷戰時期,世界一分為二,有蘇聯與美國分庭抗禮,美國最多是西方的“一家之長”。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確一度想領導世界,但那種“單極時刻”則猶如夜空中的煙火,炫麗卻短暫。隨後美軍墜入兩場曠日持久戰爭的泥潭。2008年金融危機接踵而至,一種揮之不去的壓抑伴隨奧巴馬總統的這八年白宮生涯。曾幾何時,奧巴馬雄心萬丈,誓言“變革”,但在美國極化政治每況愈下的殘酷現實面前,他也只是徒增幾絲白髮。特朗普以“讓美國重新強大”的口號再次撥動那些不甘平凡的神經,但很多人也忽然發現,真正的威脅是在國內,特朗普所説的“讓美國重新強大”首先是美國的國內要強大。
其次,中國戴不了“領導世界”的高帽,但可以發揮引導作用。在當前全球化面臨新的十字路口之際,中國又一次被推到世界舞臺的中央。2008年金融危機讓中國瞬間坐上主桌,從此便一直處於國際聚光燈下。中國在金融危機後托舉起世界經濟復蘇與增長的希望,國際地位大幅躍升。不久前,一位亞洲國家的外交官對筆者説,過去但凡遇到重大問題,人們都習慣性地把目光投向華盛頓;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把目光投向北京,希望中國提供答案,希望從中國的表態中獲取信心。
現在,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從參與者向引導者轉型:一是發揮先進觀念的引領作用。中國倡導建立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這些理念均具有時代的先進性。二是實踐的示範作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正漸入佳境,目前已經獲得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並取得一些“早期收穫”,其核心原則就是共商共建共享、雙贏或多贏。今年中國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強調創新、改革與開放,創造了多個第一,為G20打下深深的烙印。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24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表示,要引領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這一講話就是對當前反全球化思潮的回應,為亞太地區一體化注入強大信心。
今年以來,國際大舞臺上不斷上演一部又一部充滿驚悚“意外”的大片,“黑天鵝”仿佛喜歡扎堆而來、讓人驚魂不定。今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讓人意外,儘管如此,11月美國大選的對決結果再一次讓人們感受到意外的撞擊。當然,還有7月發生的土耳其政變以及隨後的土耳其與美國、俄羅斯關係的逆轉,韓國“親信干政”的風雲變幻等等。一個又一個意外事件儼然一張張拼圖,拼出一個越來越憤怒與不安的世界。
上述意外事件的頻繁顯現既是原因也是結果。這恰恰説明,世界處於關鍵的當口,世界安全形勢動蕩難寧、地緣政治博弈加劇、世界經濟動力不足、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分化、保護主義抬頭、反全球化思潮泛起等多風險疊加。在此混沌不清的時刻,世界對中國有期待,希望中國承擔更大責任。中國與世界命運與共:世界安,則中國安。世界亂,中國也不能完全倖免,實際上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是國際大背景下的折射。
“領導世界”原本就是個虛構的故事,世界需要的不是領導而是平等參與。因此,當晨昏線的交替孕育著一個新的世界時,中國需要為新世界而吶喊。(阮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