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農村電商助力余姚紅色老區發展
浙江在線12月13日訊(謝敏軍 龔振岳)一條美麗公路滸溪線,貫穿余姚城區直達四明山腹地,沿途絕美的風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韻味,也吸引了熙攘的遊人從城市直抵農村。而對於滸溪線余姚境內的終點鄉鎮——余姚四明山鎮的農戶們來説,怎麼把遊客們留下來、提供城裏人喜歡的遊玩體驗,遊客走的時候不僅帶走美好的記憶,還能帶走唇齒留香的土特産,這是他們絞盡腦汁都想解決的問題。
應天華是土生土長的四明山人,“知識”讓應天華從大山走向城市,成了一個設計公司的員工,近幾年,眼看著老家的旅遊業越來越紅火,他的心思活絡起來。2013年,他借在老家建新房的機會,搞起了農家樂。“那時候,一共14個房間,每個房間都簡單裝修,跟村裏其他早就開起來的農家樂比起來沒有任何差別,週末的時候來客人了招待一下。”可是,從2008年村裏第一家農家樂開張,住宿的價格就是128元一晚,吃飯也就兩三百元一桌,幾年來價格一直難撬動,一家農家樂每年也就賺個幾萬塊錢。
變化開始於農村電商的大膽植入。近兩年來,余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始推進農村電商創業就業工作,政府搭臺牽線,培養農戶的電商行銷思路和技巧。電商助力革命老區發展的強大能量,開始顯現。
應天華也趕上了這波政府助推的熱潮,他找人投資,然後重新設計房間,而在他看來,最重要的還是電商平臺的行銷。“從一開始簡單地客人帶客人通過微信訂房,慢慢地我專門申請了一個工作微信號,再通過攜程、去哪兒等平臺銷售房間,我已經形成了一批固定的客源。”
做起自己的民宿品牌之後,應天華承包了村裏另外兩家經營不善的農家樂,承諾每年給他們3萬元的利潤回報以及10%的收入增長,而他自己經營的“氧生居森林民宿”,在2016年1月份到10月份,就已經完成了100萬元的銷售額,利潤率有60%。
在看到應天華的民宿火爆起來之後,村裏大家都有樣學樣。應天華一個人就帶動了整個仰天湖區域的民宿品質提升,順帶著,連大家的番薯棗子等各種農産品也走上了電商平臺,銷售一下子火爆起來。目前,整個仰天湖20戶村民,16戶農家樂中已經有一大半從簡單粗放的農家樂産品,提升為民宿品質。
電商創業背後,離不開余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給力支持。
近兩年來,余姚市人社局主動適應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的新常態,把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就業、提高老區群眾收入作為重點工作,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政策扶持、人才培訓、平臺搭建、精準服務等舉措,積極推進“互聯網+”經濟。
今年1至11月,扶持農村電商創業391人,農村電商創業帶動就業2933人,分別完成指標任務的111.71%、111.73%,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253個、電商創業基地9個,培育物流企業2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共發放創業者社保補貼4.8萬元、創業帶動就業崗位補貼0.8萬元、用人單位吸納就業社保補貼43.7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貼息21萬元。
同時,余姚人社局通過建立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培訓定點機構,專門培訓電商從業人員,僅2016年,通過各種形式就已培訓1958人次。
去年11月,首屆農村電商創業大賽啟動,通過比賽“打擂”,進一步促進農村電商的創業就業熱情。大賽中,梁弄鎮的“拾味坊”大糕店脫穎而出。“拾味坊”大糕不僅口味多樣,造型上更是打破傳統,通過愛國愛黨系列標語、機器人峰會等主題代替傳統圖案,以更直觀的形式向大眾宣揚愛國主義精神,宣傳紅色梁弄。
而梁弄鎮一批與時俱進的水果農戶也利用起互聯網團購平臺,開展櫻桃、桑葚、楊梅、水蜜桃等水果的銷售,吸引遊客到現場採摘,銷售渠道的拓展使農戶收入水準顯著提高。
下一步,余姚市人社局將繼續優化創業環境、搭建創業平臺、營造創業氛圍,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商創業就業,並完善村級電商服務站等政策,逐步將服務站工作人員納入公益性崗位開發範圍;同時,根據老區實際,重點開展好農業經營主體、農産品經紀人、“村郵樂購”商超店主、村級便民服務中心人員、農村青年和轉業轉崗農民等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爭培養一批電商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