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駐德國大使點評2016年中德關係:合作共贏仍是主流
國際在線消息:2017年將至,中國前任駐德國大使梅兆榮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邀請撰文《2016年中德關係回顧》,對2016年中國德國兩國雙邊關係發展和變化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全文如下:
2016年中德關係回顧
梅兆榮
盤點2016年的中德關係,既有可圈可點的進展,也不乏令人憂慮的變數。從總體上看,合作共贏仍是主流,中德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中歐關係中依然位居前列,但兩國關係的複雜性進一步凸顯。
一年來,兩國高層互訪和溝通密切,反映了雙方對發展相互關係的高度重視,對加深相互了解、拓展和創新合作內容起了重要作用。從頂層推動雙邊合作,已成為中德關係的一個重要特點。
德國總統高克3月對中國的國事訪問,是中德關係中令人矚目的一件大事。眾所週知,這位總統基於其在前民主德國的經歷,對中國社會政治制度的成見偏見常有流露,這使中德雙方不少人對此訪特別關注。事實上,高克總統在訪華期間也曾坦言,他此訪目的是要中國向德國學習,德國能夠出口的不只是高科技産品,還有“社會價值”。他還表示高度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創新嘗試”,希望了解它與前東歐國家社會主義的區別。為此,他要提一些“批評性問題”進行交流。中方對高克總統此訪給予了高規格接待,中國領導人同他進行了坦誠、深入的對話。在訪問北京、上海和西安期間,高克同中國各界人士進行了廣泛接觸,就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考察了解。訪問結束後,來自不同方面的反映表明,此訪增進了高克對中國真實情況的了解,特別是中方的坦誠、耐心和度量讓他或多或少有所觸動。從這個意義上説,這是一次成功的訪問。
默克爾總理6月對中國第九次訪問的主要目的,是與中國總理共同主持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雙方參加此次磋商的正、副部長級官員總數近30人,另外還有眾多的德國企業界人士參加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和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規模之大反映了兩國合作領域之寬廣。此次政府磋商在總結2014年第三輪政府磋商發表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落實情況的基礎上,確定了今後兩國擴大和深化合作的方向和領域,體現在含有42條共識的《聯合聲明》和雙方簽署的24項協議之中,成果斐然。
這次磋商的另一個特點,是雙方直面存在的問題並坦率、深入地交換意見,説明兩國關係進一步走向成熟。從公開報道的材料看,雙方在五個問題上表達了各自的視角和立場:一是關於雙方夥伴關係的基礎。中方強調應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原則;德方則聲稱可靠的夥伴關係應以共享基本原則和信念為前提,包括法治和人權,給人的印像是要以德方所理解的法治原則和信念為準繩。二是關於雙方企業合作的環境。德方強調“對等原則”,包括德方所理解的“市場準入”和“投資環境”,並把工業4.0合作與這種“對等原則”掛鉤;中方則指出兩國國情和發展階段不同,機械地講完全對等是不可能的。德方的説法顯然是為向中方提出要求埋下伏筆。三是德方對中國人大通過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表示關切和不滿,甚至提出含有干涉中國內政意味的要求;中方則指出,該法是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客觀要求,也是引導和規劃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活動、保障他們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只要尊重中國法律,不從事有損中國國家安全、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事情,就不用擔心該法會對境外非政府組織的活動産生“阻礙”。四是中方要求歐方如期履行契約義務,即廢除中國入世協議第15條“替代國”條款;德方雖確認歐盟這一履約義務,但以中國傾銷鋼鐵産品為藉口,強調歐方要採取保護措施。五是關於德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中方對德國近兩年來在G7峰會上跟隨美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問題上選邊站的趨向表示關注;德方最後同意中方意見,在《聯合聲明》中寫入如下立場:“雙方支持有關國家致力於根據國際法、地區共識和雙邊協議和平解決領土爭議和海洋權益問題”。
10月,G20杭州峰會期間,默克爾總理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了會晤,達成不少共識。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支持德方辦好明年G20漢堡峰會。
11月,中國副總理劉延東赴德出席第七屆中歐論壇漢堡峰會及兩國人文交流活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以習近平主席特使身份訪德,出席首屆中德伊斯蘭極端主義專業對話,兩位領導人分別與德方商定建立高級別人文對話機制和高級別安全對話機制。同月,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裏爾偕100多位企業家訪華,參加中國西部地區博覽會,該活動對促進中德經貿、投資合作有積極意義。
但是,就在加布裏爾訪華前夕,德國出招推動歐盟制訂新規,以阻止中國企業並購其高科技企業。該措施名義上適用於“非歐盟國家”,實際上主要針對中國。在歐盟對該動議尚未做出決定之前,德國經濟部率先採取行動,宣佈“撤回”9月份對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收購德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愛思強的“批准許可”,並以需要審查為由叫停德國照明企業歐司朗將其一家子公司出售給中國。更令人不解的是,加布裏爾于10月29日在德國《世界報》上撰文攻擊中國“以歧視性的要求”阻止外國公司並購中國企業,卻想在歐洲收購一連串他們感興趣的公司,顯然意在攫取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關鍵技術”。對德方上述做法和言論,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法蘭克福彙報》上撰文予以嚴正批駁,中國輿論也作出了強烈的反應,指出這是德國推行保護主義政策的表現,不利於兩國經貿和投資合作的健康發展,更不利於增進相互友誼和信任。
無獨有偶,德國不僅以上述保護主義措施損害互利共贏的中德經濟合作,而且在台灣問題上也採取了令人驚異的行動。2016年1月蔡英文贏得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後,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發表聲明表示,將在一個中國政策框架內進一步促進台灣同德國的交流。之後,從5月至10月,人們看到的事實是:一名德國議員出席蔡英文的“就職儀式”;德國聯邦教研部一位國秘訪台並會見竄訪德國的臺“科技部長”;德聯邦交通部長會見臺“交通部長”;3名聯邦議員出席“雙十國慶”活動。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損害中德關係政治基礎的行動與一個中國政策怎能相容,德國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