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2016電信詐騙治理:破獲案件9.3萬起 挽回近49億

2016-12-16 02:16:44|來源:北京晨報|編輯:楊玉國

  前10個月破獲電信詐騙案件9.3萬起 收繳贓款贓物23.8億元

  2016年,山東女大學生徐玉玉之死、清華大學教授被騙上千萬元等案件,使電信網絡詐騙問題成為最受矚目的社會熱點之一。相關部門為破解這個多年頑疾,從三大路徑進行了突破。2016年前10個月,全國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9.3萬起,收繳贓款贓物價值人民幣23.8億元,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8.7億元。

  突破1

  加大力度攔截改號

  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通過強化落實網絡實名制、加強技術升級,應對不斷氾濫的網絡詐騙。

  針對騙子全部使用非實名登記通信工具,《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明確提出,電信企業要確保到2016年年底前全部實現電話實名制,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真實身份信息登記的,一律予以停機。

  據了解,一年之中有800億條改號電話進入國內。北京清華大學教授被騙1760萬元案,受害人接到顯示北京的電話號碼,實際卻是犯罪分子在境外窩點使用北京電信一代理商銷售的中繼線業務“大號”接入。相關部門加大攔截力度,嚴查網絡改號。

  有關部門介紹,今年以來,650億條境外改號電話通過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國際端口局進入國內,150億條境外詐騙電話係通過中繼線業務進入國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六部門9月聯合發佈《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嚴格規範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主叫號碼傳送,加大網內和網間虛假主叫發現與攔截力度。12月5日,工信部部署清理整治網上改號軟體,堅決阻斷改號軟體網上發佈、搜索、傳播、銷售渠道,讓非法改號軟體“發不出、看不見、搜不到、下載不了”。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儘管今年以來重拳出擊,但偽基站、木馬程式、釣魚網站等仍在生産、銷售。打擊、防範電信詐騙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對上下游灰色産業鏈的打擊亟待強化,需要通過全國範圍的持續嚴厲打擊,綜合整治,逐漸消除犯罪生長土壤。

  突破2

  專項整治詐騙之鄉

  今年,各地公安機關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團夥列為重中之重。1至9月,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7萬起,查處違法犯罪人員4.3萬名,同比上升2.3倍,打掉各類詐騙犯罪團夥6200余個,搗毀詐騙窩點6900多個。最高檢、公安部近期還先後兩批次掛牌督辦62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巡視員陳士渠介紹,全國7個重點地區和5個突出地區強力開展綜合整治工作,7個地方共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3257名,打掉團夥286個,破案1.1萬起。

  在一些電信網絡詐騙曾經猖獗的地方,“人民戰爭”已經打響。曾背著“詐騙之鄉”稱號的福建安溪提出,對打擊電信詐騙不力的鄉鎮、村實行“一票否決”,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分管綜治領導、派出所長一律停職,由組織部召回重新安排,村支部書記就地免職,村主任責令辭職或依法罷免,通過層層傳遞責任、傳導壓力,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當地開展會戰以來,共收到群眾舉報線索160余條,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130多人。

  一些地方公安部門表示,隨著打擊力度加大,目前海外詐騙從台灣、東南亞大批量向歐洲、非洲等國轉移的特點,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打擊。

  突破3

  凍結資金及時返還

  資金流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關鍵一環和詐騙得手與否的最後一公里。從中央到地方,公安部門和銀行加強合作,已在預警、快速凍結、及時返還等三個環節建立了聯動工作機制,力爭最大限度降低受害人損失。

  今年前10個月,福建全省反詐騙中心對詐騙嫌疑銀行賬戶快速查詢、止付和凍結,成效顯著,共攔截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65起,止付被騙資金13328.9萬元,返還被害人資金1210.95萬元。前10個月,全國公安機關收繳電信網絡詐騙贓款、贓物價值人民幣23.8億元,為群眾避免損失48.7億元。

  公安機關和銀行凍結涉案資金,但詐騙分子沒有落網,法律程式無法進行下去,導致大量資金“凍”在銀行賬戶,不能及時返還給受害者。這一難題正在破解。《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明確,公安機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已查明的凍結資金,及時返還人民群眾。據新華社

  (原標題:一年800億條改號電話入侵)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