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薩德”對韓國有損無益
1月6日,朝鮮宣佈首次氫彈試驗成功,這也是朝鮮進行的第四次核子試驗。儘管從各種觀測情況來看,外界還很難確定朝鮮爆炸的就是氫彈,但是此次核子試驗對於國際社會的震動還是不容忽視的。
1月13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青瓦臺發表對國民談話,表示將開展一切外交努力,促使國際社會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應對朝鮮核子試驗。在談話中,樸槿惠首次表示將考慮引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即“薩德”系統)相關事宜。有評論認為,樸槿惠此時考慮引入“薩德”系統,主要是為了在朝鮮不斷加強核力量的情況下,需要給國民一個交代。
不過,無論是從穩定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局勢還是從促進半島無核化角度來看,韓國如果貿然選擇從美國引入“薩德”反導系統,不僅對於自身安全並無幫助,反而會刺激朝鮮的進一步動作,並破壞穩定半島局勢的外部合作。
引入“薩德”系統對於韓國國家安全並沒有實際幫助。根據有關資料,“薩德”系統是一種陸基的高空遠程反導系統,它的攔截高度超出大氣層,達到了150千米。這個高度正好是射程在3500千米以上遠程和洲際導彈的末段,和射程3500千米以下中近程導彈的中段。也就是説,“薩德”系統針對的目標是中遠程的彈道導彈。如果朝韓爆發戰爭,對韓國最有威脅的應該是朝鮮的遠程火炮。
並且,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會被朝鮮視為重要的軍事威脅。停戰以來, “以強硬對強硬”的軍事對抗一直是朝韓互動的主要模式。特別是在朝鮮進行核子試驗以後,韓美對於朝鮮核子試驗的強烈反應,對於朝鮮來説除給其擁核提供理由以外別無益處——擁核價值越高意味著朝鮮更不會輕易妥協。
其實,朝鮮一方面希望被承認為有核國家,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視國內經濟建設,擁核可以看作為爭取和平環境的一種手段。惡劣的安全環境是朝鮮進行經濟改革的重大障礙,從朝鮮表示其以往向美韓開出的放棄核子試驗的條件依然有效就可見一斑:如果能夠跟美國達成和約,以及美國停止跟韓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朝鮮就會停止核試。因此,筆者認為,以談判促使半島無核化的機會還是存在的。韓國應該改變對於朝鮮刺激應對模式,特別是在不直接威脅韓國安全的問題上(很難想像朝鮮會對韓國發動核打擊)。
另外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薩德”系統本身對於防範朝鮮的彈道導彈並沒有多麼重要的價值,但是,因為其探測距離可能遠達2000公里的雷達,中國東部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將進入該系統的監控範圍。一旦韓國部署了該系統,中俄的戰略導彈發射將有可能通過該系統被美國監控,這將大大損害韓國與中俄兩國的戰略信任。
正如前文所説,談判是促進半島和平的最優途徑,而中俄兩國正是促進半島有關方面坐下來和平談判的重要力量。而一旦韓國與中俄兩國的戰略信任因為韓國引入“薩德”系統而受損,對於韓國的安全利益也是一種損失。(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