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中東之行大家談】中阿合作交流,詮釋了和平與發展的世界主流
【習主席中東之行大家談】
作者:方明
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強調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這份信任牢不可破。我們要共建“一帶一路”,確立和平、創新、引領、治理、交融的行動理念,推動中阿兩大民族復興形成更多交匯。
埃及之行是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的第二站。而到訪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併發表重要講話,則表達的是對於整個阿拉伯國家和人民的敬意與祝願,也代表的是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繼續深化合作的意願與期待。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強調的,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于這樣一種歷史傳統鋪就與延續的深厚交流、合作、互助根基之上,中阿兩個民族的關係,可以説代表了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流,也開創了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文明對話、合作共贏的典範。
習近平指出,中東是一塊富饒的土地,但迄今仍未擺脫戰爭和衝突。少一些衝突和苦難,多一點安寧和尊嚴,這是中東人民的嚮往。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衝突各方應該在推進政治解決上形成聚焦。在當今世界戰爭與衝突仍未徹底消失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再次重申“加強對話”、“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其實是在表達中國長期以來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理念和決心,也是中國作為大國對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一種責任的體現。
去年2月,在聯合國安理會舉辦的主題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史為鑒,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的公開辯論會上,中方提出了“要和平,不要衝突;要合作,不要對立;要公平,不要強權;要共贏,不要零和”的四點主張,並得到了國際適合的積極回應。而中阿關係,正是對此一主張的實踐與深化。
習近平主席在這次演講中再次強調,中國對中東的政策舉措堅持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發,堅持從中東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絡。更是為中阿的和平對話與深入合作奠定了主基調。
也是在上述理念的基礎上,中阿在未來5年,要以“一路一帶”建設為重要載體,高舉和平對話旗幟,開展促進穩定行動;推進結構調整,開展創新合作行動;促進中東工業化,開展産能對接行動;倡導文明交流互鑒,開展增進友好行動。這些合作行動,不僅將有力於中阿雙方繼續夯實互利共贏的合作基礎,對於促進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展與興盛也同樣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
中阿兩個民族在地理空間上相隔甚遠,民族文化也有著各自的差異和特色,但對和平與發展的信念卻是相同的。在這一信念的引導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必將在深厚歷史傳承的基礎上開創更大的輝煌。更重要的是,中阿的合作對話、文明交流,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更為不同民族與國家之間的合作交流樹立了積極的正面榜樣。(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