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為何淪為詐捐重災區
近日,一名知乎網友被曝詐捐,超400名網友被騙。面對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網絡詐捐,我們必須採取及時有效的防範措施。
網絡詐捐頻頻發生,同網絡傳播脫不開干系。網絡是虛擬的世界,在各類社交平臺,網友不知道彼此的真實身份,以匿名的形式發言和分享各類信息,個人不會對傳播虛假信息有太多顧慮。網絡詐捐為數不少,媒體曝光也不少,國家有關部門也給予相關責任人嚴厲的處分,即使如此,依然有網友中招。並不是網友對募捐毫無顧慮,2015年7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7.4%的受訪者曾通過網絡平臺參與過捐款,僅28.5%的受訪者信任網絡捐款中的慈善組織或募捐個人,62.4%的受訪者擔憂網絡募捐存在詐捐、騙捐的潛在風險。概率反映的永遠只是一種“可能性”,許多網友依然將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因為像“知乎”這樣的專門化平臺、像微信這樣面向私人朋友圈的産品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這些産品更為私人化,可信度也較高,人們往往出於對轉發募捐公告的朋友的信任而選擇參與募捐,而每一輪轉發和參與捐款的人也如此估摸、盤算。這樣,在新的熟人社交圈,虛擬世界對私人判斷力的“懸置”功能就發揮作用了。
網絡詐捐屢屢得手,除了行為人充分利用“網絡身份虛擬”盲點,還因為他們熟諳網絡文化、網絡信息傳播方式和最新的網絡消費習慣。行為人正是利用網絡傳播中及時性、突發性的特點,鑽了網絡監管的漏洞。在此次的知乎網友詐捐事件中,行為人童某早在一年前即註冊虛假賬號,賺取粉絲數,成為平臺的忠實成員。他在平台中以喜聞樂見的勵志故事博取他人信任和同情,最終通過操作不同賬號進行詐騙,若非深諳網絡傳播之道,很難如此深謀遠慮。這也提醒執法部門,隨著網絡消費習慣的日益多元化,網絡詐騙的隱蔽性和潛伏性都大大增強了。
我國目前還缺乏系統的“慈善法”,這極大地增加了出現網絡詐捐的幾率。在正式的慈善法出臺前,捐贈關係主要適用合同法的相關條款,當贈與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合同法維權,但前提是:合同雙方的身份必須清晰可確認。在許多詐捐案例中,受贈人提供的信息是虛假的,贈與人維權受到挑戰。儘管大多數網民心中都有著“仗義疏財”的俠客情懷,但在法治社會,贈與行為同樣是現實的權利轉移,核實雙方身份(網絡實名制)在慈善領域尤為必要。慈善法二審草案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採取公開募捐方式開展公開募捐,但可以與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這改變了一審草案取消個人在網絡上公開募捐資格的規定,符合網絡技術發展的實際情況,相應地,在慈善法正式通過後,對網絡平臺進行募捐主體資格認定就更值得期待,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所扮演的“樞紐”作用將越來越重要。(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