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2016-12-21 15:06:1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喬全興):一年一度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日前閉幕。會議確定了2017年中國“三農”工作的主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指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行綠色生産方式,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

  邯鄲市地處河北南部,是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區重要蔬菜生産基地。近年來,邯鄲市永年區,著力調整農産品種植結構,發展蔬菜生産,使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今年68歲的董老漢告訴記者:“這是早起摘的,摘的葫子和長豆角,年前年後,種的油麥菜,這個小三輪一車能賣2000塊。一畝地賣三萬來塊錢……”

  邯鄲永年是近年來中國調整農産品種植結構的一個縮影。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了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這包含了産品結構、經營結構和區域結構三方面的調整優化。

  專家分析指出,目前,中國糧食産量連續十二年增産,但同時大量穀物還要進口,暴露出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的有效供給不足,與實際需求不匹配,人們真正需求的生産不出來,在品質和品質安全上還不適應。中國社科院農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説:“首先,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過去消費者在農産品短缺時代,農民生産什麼農産品他就吃什麼農産品,那現在我們面對國際市場,農産品極大豐富,國內的生産能力也非常高,那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那消費者這種轉換,或者説對農産品要求的這種轉換,消費模式的轉換,也倒逼我們農産品必須走優質化的道路。”

  這次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指出,要推行綠色生産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專家表示,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國農業資源利用強度過高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不足並存,耕地、水資源約束日益趨緊。中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産業與技術研究室主任張照新研究員表示:“我覺得這個也是對農業面臨的資源約束提出來的,過去30多年農業增産取得了很大成績,保障了供給,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一個就是水資源的問題,生産大量的糧食耗費了大量的水資源,但是我們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節水作為重要的一個問題提出來,是非常符合節能要求的,第二,就是減化肥減農藥,原來我們是量不夠,主要是重視量,隨著我們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更加重視品質,這就要求降低農藥等的使用量來滿足需求。”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年在深化農村改革方面的重點是:將“三權分置”試點省份擴大到28個,多元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中國社科院農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要發展新型現代農業,需要把産業體系建立起來,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等方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李國祥説:“要發展新型現代農業,把産業體系建立起來,要有新的經營主體,當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培育種植大戶,也可以培育家庭農場,也可以好的農業企業到當地來,把新的農業體系建立起來,在培育體系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培育新型的職業農民。如果種菜的一直是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在種,如果沒有掌握新型技術、經營頭腦、沒有長遠眼光的人,是很難發展起來的,所以新型農民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明年,有關部門還將加強政策扶持,支持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農業電商等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讓“雙創”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