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看看維也納的養老院什麼樣

2016-12-23 09:03:55|來源:環球時報|編輯:王瑞芳

  前幾天見到一位相處多年的同事,他退休不久就陪行動不便的妻子住進了養老院。幾年不見,他有些憔悴,也老了許多。“我是從養老院逃出來的,再住下去怕要瘋了!”接著便數落其養老院的不是,以及自己的諸多不愉快。他還問我,有沒有看過外國的養老院,我説在維也納參觀過一家,並介紹了一下見聞。他很激動:“養老院要是那樣,拿棍子趕我也不走。”

  下面是我對那樣養老院的採訪紀實:

  奧地利是實行高福利的國家,老齡化問題又比較嚴重,辦養老院既有條件又有需要,想必也一定辦很有特色。維也納現有養老院30家,大小、等次和管理水準不一。這天下午,我們來到位於市中心的馬裡亞希爾夫養老院。

  這家養老院設在一幢七層高的大樓裏,我們到來時,米歇爾院長已在門口等候。他非常熱情豪爽,把我們迎進客廳,説了幾句歡迎的話,就送我一件富有特色和象徵意義的見面禮:一支茶杯粗細表示祝福的聖誕蠟燭,使我頓生親切溫暖之感。他一邊帶我們樓上樓下地參觀,一邊告訴我這個養老院的有關數字:

  —現有20個雙人房間,210個單人房間,共住老人240位,其中女的約佔3/4,年紀最大的94歲;

  —收費情況:單人每月8730奧地利先令,夫婦15600先令。低收入者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每人每月至少發給1080先令的零用錢;

  —存在住院難的問題,從有資格(女60歲,男65歲)申請到住進通常要等3到4年;

  —連院長在內共有工作人員57人。

  院長正這麼介紹著,有人請他到一樓大廳去一下。他回來後,笑吟吟地説:“如果你沒有意見的話,我們現在就去參加一項重要活動。”

  我們一進入大廳,他就幽默地向滿屋的老人介紹我和留學生小李:“中國代表團今天特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老人們笑了起來,有的還劈劈啪啪地敲打桌子以示歡迎。我們應邀入座,被這麼多異國老人前後左右包圍著,端祥著,還真有些不自在。

  主持人在臺上宣佈會議的宗旨和來賓名單,小李向我咬耳朶:今天的集會是為了紀念一年一度的“維也納音樂節”。當他介紹來賓中有警察局長時,老人們轟然大笑,這笑聲大概有豐富的潛臺詞!接下來演出開始,唱歌的,講故事的,逗樂的,臺上台下氣氛輕鬆活躍。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同女兒坐小凳子在幼兒園看孩子們演出時的情景。人們常説“老小孩”,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這幾個字還這麼富有哲理,概括得如此到家。既然老年人童稚之心未泯,就應該讓他們享受兒童般的歡樂。

  沒有時間久坐,我們悄悄走出大廳,繼續參觀。在食堂,院長遞給我每位老人每天一張的“當日伙食卡”,我數了數,上面開列的菜不下20種,用餐人還在“節食”,“沙拉不加醋”,“土豆條炸酥點”,“鮮莓加奶油”等欄目中打了對勾。

  “真夠週到的,大概老人們想不到的你們都想到了。”

  院長微笑著,向他在廚房工作的部下投去嘉許的目光,也算是對我的稱讚作出維也納式的回答。

  “愛坐著回憶是老人的一個特點,也是加速其衰老過程的催化劑。”在參觀健身房、康樂室和手工藝品作坊時,米歇爾先生發表了不少精到的見解。據他説,老人院因此很注意引導他們多參加運動和帶創造性的手工藝勞動。一位92歲的老人還堅持長跑,老人們製作的工藝品有些快要達到在市場上出售的水準。

  老人行動不便,容易跌倒或突然發病。我注意到,老人的這些特點都得到相當充分的照顧。養老院裝有現代化的安全報警系統。在電梯裏和走廊裏每隔5米處裝一個警鈴。警鈴一響,中央控制室的電視屏上馬上顯示出何人在何處呼救的信號,救護人員立即趕到現場。

  我希望看看個人的臥室,院長當即派人去大廳請一位老人。這當兒,他告訴我:這裡每個單人房間33平方米,雙人間44平方米,室內傢具由院裏提供,但允許老人們帶來自已用慣的床和傢具。

  我問:“住這裡的多數是孤寡老人吧?”

  “不,這种老人倒佔少數。你知道,在我們國家,孩子長大後喜歡獨立門戶。不少老人,即使經濟條件很好,因忍耐不了獨孤而願意到養老院來住。”

  上樓來的是霍爾布羅太太,她同我們一一輕輕握手,然後打開自已的房門。房間很敞亮,傢具、沙發、窗簾款式大方,色調淡雅;梳妝檯上一瓶鬱金香,在夕陽的余暉下,花嬌葉嫩,頗有生氣。老人薄施粉黛,衣著講究,雖已68歲高齡,但言談舉止不顯老態。

  “您來這裡3年了,生活習慣嗎?”

  “老伴去世一年後我搬到這裡,剛來時很想家,那個我住了30多年的家。現在已經習慣了,哪也不去了。我的兩個兒子常來看我,他們一個在國家銀行工作,一個在瑞士開飛機。孫女有時也來,但我看不慣她,她流裏流氣,不學好,也不孝順。”真沒想到老人會這樣爽直,對首次見面的外國人,竟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

  看我注意挨門的墻上有扇小窗,老人過去把它打開,説這是供服務人員送飯用的。如果老人不想去餐廳,他們可以把飯菜從這裡直接送到餐桌上,用不著她去開門。

  從霍爾布羅太太那裏出來,我對米歇爾院長説,“在中國,老年人婚姻介紹所很時興,你的養老院裏有沒有戀愛結婚的?你的職位很適合作這種功德無量的事。”

  他一把抱住了我,感謝我的坦率和好意。他告訴我,他任院長以來這樣的事還沒有過。兩年前,曾有位老太太在照顧她丈夫生前的病友時,兩人産生了感覺,可惜在準備結婚時,老先生因心臟病突然去世。

  “我一定作一件偉大的事,等我們院舉行老人結婚儀式時,我一定向你報喜。”握別時,米歇爾先生微笑著但頗為鄭重地對我説。而我,在參觀過程中産生的這一想法愈加鮮明地映現腦際:養老院,生命途程中的最後一站。(勞木)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