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力推進綠色能源建設 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能源轉型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德國記者 許多):德國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先行者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領頭羊。2010年德國政府頒布了2050年《能源方案》,在全球率先開啟從“化石能源時代”邁向“可再生能源時代”的大幕。德國聯邦教育部長萬卡近日在柏林舉行的國際“綠色精英”活動上表示,綠色科技創新是德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德國聯邦教育部長萬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可持續發展作為當今極其重要的全球性議題,只有匯集來自不同學科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頂尖人才,才能推進相關領域研究。德國聯邦政府從2012年開始,制定了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旨在到2020年,實現將德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60%。萬卡説:“德國是世界排名第7的能耗大國,二氧化碳量位居全球第六,我們必須要在德國進行能源結構轉型,走可持續發展是一條非常適合的道路,不僅是政府層面的,現在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人們可以通過綠色科技獲得很好的收益,德國11%的國內生産總值都是通過綠色科技來實現的,從就業方面來看,德國有200萬人在新能源領域工作。”
截止到2015年,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在總用電量中的比例已達32.5%,其中風電佔44%,生物質能佔26%,傳統的水電僅佔10%。然而,隨著産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開發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也逐漸顯現。德國聯邦教育部可持續發展事務負責人克勞斯説:“德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目前有很多創新技術,可以大大降低生産成本,這使得我們極具競爭力,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如果一直髮展可再生能源,那麼就需要越來越多的能源存儲空間,非常的大存儲空間,不是幾分鐘幾小時的問題,而是要按星期和月來計算。這就急需一個新的方案,如果幸運的話在未來30年內可以找到解決辦法。創新,是德國要實現能源轉型的必須要做的事,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只有能通過科學技術來回答。”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薛冰3年前來到德國,在波茨坦高等可持續研究所從事能源轉型研究。他想把德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技術、理念和方法引入到他在中國瀋陽的團隊裏面,從而實現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與德國老工業基地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對接。在談到對創新的理解時,薛冰認為,創新是主要是由技術、價值和産業創新三方面組成,不能只看技術本身,還要從科研、管理、政治等多方面、綜合起來看其背後的故事和博弈,他在德國就是想學習一個系統的方案。薛冰説:“(德國)很多你看不見的基礎研究成果,然後慢慢積累到昨天技術突破,到明天的産業。無論是氣候變化或是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他們都準備了好多年才推出了這個技術創新。包括我們現在討論的工業4.0,其實也是因為他們之前做了很多研究,在産業上有一定的基礎之後,把它推向價值創新。它就構成一個創新鏈,才能變成市場輸出,變成國家的戰略和區域的價值。別把創新單純地理解成發兩篇文章,申請幾個專利,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變成一個有機體,最終能夠創造價值,那才將真正的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