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哈爾濱治霾“遊戲”:政府自降標準 經濟環保擺不平

2016-12-26 09:22:01|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韓基韜

  在大趙村的中心道路旁,挂著“露天焚燒秸稈違法 綜合利用利國利民”的標語。而大趙村也是11月初哈爾濱重污染天氣中因秸稈焚燒被通報批評的村莊之一。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江山/攝

  與哈爾濱市香坊區紅升村化企街的村民僅一街之隔的,便是哈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和一家垃圾焚燒廠。村內窗戶上覆蓋上一層黑色的煤灰,“村裏誰都不敢開窗”,衣服也沒辦法晾在外面。而化企街路面上原本鋪排的黑渣與塵土也席捲飛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何林璘/攝

  “那天,我停在這兒,完全看不見路對面的交通信號燈,這才發現段子裏説的都是真的。”回憶起11月初的那場空氣品質指數爆表的霧霾,在哈爾濱開了8年計程車的老王説。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11月2日~6日,東北地區多達10個城市空氣品質指數爆表。其中哈爾濱、鞍山等的PM2.5小時濃度“破千”,哈爾濱污染最為嚴重——11月4日的PM2.5日均值和小時值分別達到704微克/立方米和1281微克/立方米,爆表持續了長達14小時。

  11月初,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黑龍江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曾指出,黑龍江省環保工作部署存在降低標準、放鬆要求的現象,如原本應于2017年完成的鋼鐵企業脫硫設施安裝被該省推遲到了2018年。督察組還特別指出,哈爾濱市環境治理工作推進不夠有力。

  躲不開的霧霾

  在哈爾濱市環保局大氣與噪聲污染防治處處長李濱堂的辦公桌上,躺著一張花花綠綠的表格。表格上記錄著從2011年起每年9月~12月的哈爾濱市空氣品質,紅黃橙綠等不同顏色代表著空氣品質的優劣程度。

  《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將空氣品質指數劃分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於300等6檔,分別對應“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極度污染”6個空氣品質級別。通常意義上所説的空氣品質指數爆表是指指數超過500,而這對入冬後的哈爾濱市民來説已司空見慣。

  根據近幾年的公開數據,2013年10月下旬,剛剛進入供暖期,哈爾濱市便遭遇重度霧霾,12個監測點位中有10個點的AQI值高達500;2014年10月下旬,黑龍江省多地又遭遇重度霧霾,哈爾濱市出現4天嚴重污染;2015年11月1日開始,哈爾濱市連續10天處於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交替之中,部分中小學停課……

  每年一入冬,供暖期的季節性霧霾早已成為李濱堂的心頭大患。從每年9月起開始每天記錄當天的空氣品質指數,已經成了李濱堂的習慣。今年10月20日供暖期開始,他更是嚴陣以待,直接把數值標在2015年的對應日期,進行對比。

  拋開數據,李濱堂覺得,與往年相比,今年哈爾濱的空氣品質已有改善。

  據他介紹,由於供熱企業起爐時污染排放量不穩定,從10月10日開始,幾個大的供熱企業就被相繼安排錯峰起爐。“比如説刮東南風,我們把西北方向的節能熱力、華能燒起來,刮北風的時候,把南面的哈熱、哈發燒起來。”李濱堂説,“以往,一到10月20日左右,大約在17日~18日起碼要發生一次重度污染,今年就沒有,效果非常好。今年10月10日~20日期間,基本沒受起爐影響,平穩地過來了。”

  李濱堂認為已提前預測到那幾天氣象條件非常不利,又正好趕上哈爾濱冬季鍋爐起爐,還有燒秸稈等因素,因此已為預防霧霾做了充分準備。但“意想之外的是,那幾天晚間,秸稈半夜燒得出乎我們的意料。一般夜間取暖都是16時~18時燒煤,到了20時就基本停下來了,但那幾天夜間空氣品質指數沒有下降,反而往上走了”。

  11月6日,環保部召開會商會議,發佈該次東北、華東地區大範圍的污染過程始於11月3日~4日黑龍江省哈爾濱、綏化和大慶一帶,當地冬季燃煤採暖和秸稈焚燒排放是導致區域性大範圍重污染的“元兇”。

  “今年就這兩天重度污染,我們自我感覺有大幅度改善。但是有那麼幾個小時爆表,就突然全國都知道了。”李濱堂指著表格,有些無奈地苦笑著。

  禁不掉的秸稈焚燒

  即使那幾天把家裏的門窗都關緊了,哈爾濱市市民趙清也依然能聞到空氣中有“一股煙熏火燎的味道”。

  秸稈焚燒被官方認定為引起此次重污染天氣過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高級工程師邢延峰此前接受《中國環境報》採訪時表示,秸稈焚燒雖不是霧霾産生的禍首,但卻起到了幫兇或誘導作用,“秸稈中的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易燃物質在燃燒過程中部分轉化為含碳顆粒物,為霧滴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凝結核”。

  全國禁止露天燒秸稈的要求在黑龍江省實施得不太理想。11月7日,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檢測數據顯示,10月31日~11月6日,環境衛星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756個,其中僅黑龍江省就有580個火點,佔此次監測到全國火點總數的76.7%。

  11月5日,哈爾濱迎來今冬以來首場降雪,約10釐米厚的積雪覆蓋住了玉米地。村民告訴記者,降雪之前和開春是集中焚燒秸稈的時間點。

  呼蘭區康金街道大趙村位於哈綏公路西側,距哈爾濱市區約40公里,2015年被黑龍江省環保廳、省農委、省氣象局聯合劃定為“2015年秸稈禁燒區”範圍之內。

  環保督察組調查發現,哈綏高速呼蘭段404公里~421公里處以及肇東市五站鎮、黎明鎮、姜家鎮、肇東鎮、巴彥縣興隆鎮高速公路兩側均存在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

  11月9日,呼蘭區康金街道、許堡鄉政府及下轄村的多名幹部因“對秸稈禁燒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工作不力,造成秸稈大面積焚燒”而受到通報批評,大趙村也名列其中。

  作為中國糧食主産區,黑龍江省2015年秸稈産量高達7200萬噸。秸稈還田難度大是不可忽視的事實。黑龍江省秸稈産業化服務中心主任孫偉在此前接受《中國建材報》採訪時表示,黑龍江秋季收穫期集中、氣溫偏低、冬季封凍時間長、難以腐解,秸稈還田效果不佳。同時,秸稈收集增加農戶作業成本,影響經濟收益。

  環保部此前曾發文,中央財政安排10億元,在秸稈焚燒問題較突出的遼寧、黑龍江等10省份開展試點工作,通過政策鼓勵扶持,引導農民自主自覺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嚴禁秸稈露天焚燒。2015年,哈爾濱市環保局出臺《哈爾濱市2015~2017年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全面禁燒秸稈,對秸稈還田、綜合利用等多個環節都設置了補貼方案,補貼政策執行期限從2015年起至2017年止。

  但大趙村村長劉奉栓告訴記者,並沒有人來回收秸稈,地裏的秸稈也沒有集中起來統一處理。以前,秸稈除了在田裏焚燒外,一度還曾用於發酵生産沼氣和充當燃料等。但是“現在又有電、又有氣,都不燒玉米秸稈了”。

  《大氣污染防治法》明令禁止露天焚燒秸稈,構成犯罪的,依法可追究刑事責任。

  然而聚集在供銷社的村民均表示不了解具體的懲罰措施。

  “下雪之前不讓燒,燒了得罰。明年春天讓燒也得燒,不讓燒也得燒。”一個村民説。

  繞不過的燃煤

  事實上,相比于秸稈燃燒,燃煤供暖所引起的污染可以持續整個冬季。黑龍江省能源結構仍以燃煤為主。目前,黑龍江省是國內供暖期最長的省份,長達6個月。黑龍江省環境監測部門表示,燃煤已成為該省第一大“霾源”。

  “東北地區重污染天氣過程的PM2.5組分在線監測結果表明,燃煤、生物質燃燒和機動車排放是哈爾濱市PM2.5污染最主要的貢獻源,佔比分別為35%~40%、20%~30%和20%左右。”11月5日,環保部通報東北、華北地區重污染天氣過程及應對工作情況時表示。

  一些包括黑龍江省能源環境研究所對哈爾濱PM2.5主要來源的分析在內的研究顯示,2012年以後激增的褐煤用量導致哈爾濱冬季的霧霾愈發嚴重。

  發熱量低、污染排放高是褐煤的主要特點。哈爾濱市曾大量依賴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黑龍江龍煤集團”)的煙煤,褐煤進入哈爾濱市的時間並不長,相比煙煤,褐煤更低廉的價格使其被看作是煙煤的一種主要替代物。

  2016年5月,哈爾濱市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透露,哈市煤炭消費總量達3300萬噸,呈逐年增長趨勢,其中低質煤炭1700萬噸,佔比高達52%。而2013年哈爾濱市褐煤使用量為1259萬噸。

  與哈爾濱市香坊區紅升村化企街的村民僅一街之隔的,便是哈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以下簡稱“哈投熱電廠”),不遠處還有一家垃圾焚燒廠。

  一到夏天運煤的火車卸煤時,村內房屋窗戶上就被覆蓋上一層黑色的煤灰,“村裏誰都不敢開窗”,衣服也沒辦法晾在外面。而化企街路面上原本鋪排的黑渣與塵土也漫天飛揚。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本是哈爾濱重化工企業聚集的地方,附近有多達5家化工企業,最輝煌時附近居民都是工人。如今化工廠接連倒閉,大多數工人因污染也都已搬離。

  記者在現場看到,約兩層樓高的燃煤露天堆在工廠的空地上。該廠燃料車間工人王旭告訴記者,平日裏沒有檢查時就是露天堆放,一旦得知環保部門前來檢查,工人們才會把氈布蓋上,“臨檢查前,領導就喊我趕緊蓋上”。

  廠區成山的煤堆不時往外冒煙。現場工人稱冒煙的是褐煤,因其燃點低,較容易自燃。王旭告訴記者,為了降低成本,該廠的褐煤和煙煤通常會混著燒。加煤的比例都是根據廠長的安排,通常是“一半褐煤一半煙煤地燒,有時候是3比2、2比1地燒”。因為受到當地環保部門的監控,去年才開始安裝脫硫設施。

  當褐煤進入了哈爾濱供熱企業的鍋爐,“煤不對爐”的問題開始産生。李濱堂將這種改變褐煤摻燒比例、額外添置許多褐煤提質的環保設備、以減少氮硫等排放指標的行為,比作“吃東西鬧肚子,本來應該吃粗糧的要吃細糧,要吃細糧的吃粗糧”。

  為了使褐煤燃燒排污達標,許多大型熱電企業選擇安裝褐煤提質設備和除硫、除塵等環保設備,而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尤為高昂。

  在2014年之前,中國並沒有關於熱電企業選煤品質的限制標準,而只有對各類煤按品質分級的標準。直到根據2015年印發的《黑龍江省2015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遠距離運輸(運距超過600公里)的褐煤,發熱量不得低於3945千卡/千克。

  在新的環保標準出臺後,絕大部分褐煤將由於熱值不足無法達標。這意味著,大型熱企購置的用於褐煤提質的各類設備將變得“無用”,而被改造過的設備又不能最高效率地燃燒煙煤。這些問題對環保部門和企業都提出了挑戰。

  政府自降環保標準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鋼鐵企業燒結機和球團生産設備2017年完成安裝脫硫設施,但在《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6~2018年)》中,完成時間卻被推遲到了2018年。

  在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11月初向黑龍江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曾指出黑龍江省的環保工作部署存在降低標準、放鬆要求的現象。全省燃煤電廠有近90%的在産機組沒有完成治污設施改造。2014年以來,該省沒有按照《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規定,對省直相關部門工作情況進行年度考核,也未對2015年未完成治理任務且空氣品質惡化地區實施問責。

  督察組還特別指出,哈爾濱市環境治理工作推進不夠有力。全市16家燃煤電廠中9家長期超標排放;455台每小時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中有309台未完成污染治理設施改造。

  但對環保部門而言,更嚴峻的挑戰在於無任何環保設施的小鍋爐。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指出,在全國普遍關停不達標燃煤小鍋爐的情況下,黑龍江省卻從2013年10月以來新增註冊了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多達3031台。哈爾濱市甚至存在燃煤鍋爐淘汰不實的現象,在該市南崗、香坊兩區2015年上報已淘汰的165台燃煤小鍋爐中,實際上有48台並沒有被淘汰。

  在11月初的那次霧霾天氣中,空氣重污染持續了26小時,AQI達到500持續14個小時,哈爾濱市卻僅啟動了藍色預警。

  根據哈爾濱市制定的計劃,啟動重污染天氣一級(紅色)預警後,重點排污單位實施限産、停産等措施。而在哈爾濱公佈的重污染天氣梯次下限産、停産重點排污的42家企業中,國有企業所佔比例頗高,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哈藥集團制藥總廠、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石化分公司、哈爾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哈爾濱哈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熱電廠、哈爾濱市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哈爾濱發電有限公司等國有企業都赫然在列。

  按照規定,當啟動霧霾紅色預警時,以上不少企業的日燃煤量需被壓減40%,部分熱電聯産和供暖企業的日發電量要被削減40%。而啟動藍色預警時,企業日燃煤量則僅需被壓減10%。

  根據現有的哈爾濱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該市的“紅色預警”很難被啟動。只有預測空氣品質指數大於300且將持續4天以上或大於500持續1天以上時,“紅色預警”才會拉響,針對該市眾多工業和熱電供暖企業的最嚴格減産停産措施才會啟動。

  擺不平的經濟與環保

  長期以來,石油、煤炭等能源工業一直是黑龍江省經濟的主要支撐。能源工業在GDP中佔比曾達65%以上,佔財政收入一半以上,經濟結構出現嚴重“大頭沉”失衡問題。

  根據中國清潔空氣聯盟根據各省的環境狀況公報,從2015年~2016年,黑龍江省萬元GDP一次能源消耗量在全國省(區、市)均排名較高,該指標反映出地區創造每萬元 GDP在該地區所消費的一次能源數量,與大氣污染排放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經濟壓力與環保壓力並存是東北地區環保部門工作人員的普遍感受。李濱堂告訴記者:“我們年初做了一個幾十個億的規劃,送到哈爾濱市市長那裏,他説我們一年財政收入才400個億。”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哈爾濱熱企內部人士透露,要達到環保標準,企業安裝脫硫設備的投資就能買半隻鍋爐,“你説它負擔能不嚴重嗎”?

  針對11月這次東北地區持續出現的重污染天氣過程,環境保護部于11月5日公佈了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發現的東北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的企業名單。

  據統計,2016年10月共有39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其中僅哈爾濱市就有4家企業超標,分別是哈爾濱市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哈藥集團制藥總廠、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和中煤龍化哈爾濱煤化工有限公司。

  在當地環保部門的“黑名單”上,這幾家重點排污企業早已“榜上有名”。2015年,黑龍江省發佈環境違法企業“黑榜”,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哈爾濱市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等省內12家企業因環境違法上榜並被處置,包括實施按日連續處罰企業4家,實施查封扣押企業5家,實施限制生産、停産整治企業3家,其中3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直接責任人被行政拘留。

  2015年5月,哈爾濱市華能集中供熱有限公司接到了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黑龍江省處罰金額最高的環境違法罰單——罰款200萬元。

  一位接近哈爾濱工業企業的人士則告訴記者,以前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因污染超排對企業開出的幾十萬元罰單對各家大企業來説只是“小菜一碟”,企業寧願向政府一次性交罰單,也不願安裝運行環保設備、承擔更高的環保設備運營成本,“但現在不行了,經濟壓力更大,連罰單都付不起了”。

  高昂的環保代價在對企業形成倒逼機制,部分本就不景氣的企業遭遇“雪上加霜”、甚至被迫“停擺”。

  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總廠于11月3日發佈4號、5號鍋爐除塵器升級改造工程。投資公告稱,公司多次接到環保部門整改通知,若再不建設脫硫設施,將面臨停産和鉅額罰款的風險,終於被迫對 4號、5 號爐實施濕式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法,建設相應設施。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內部一位員工透露,因環保不過關,該廠成了省裏的污染大戶。現在合成、發酵那些污染挺大的車間,已停産很長時間,産量連原先的50%都不到。

  但針對環保部的前述超排通報,哈藥集團並未被予以行政處罰,該集團發佈公告稱原因是“哈藥總廠手工監測結果達標”。對此,記者致電哈藥集團,並未通過採訪申請。

  有專家積極預測,隨著2013年中國大氣治污最嚴産業政策出臺,這種倒逼機制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産業結構升級改造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尤其是東北的火電行業發展,成為新時期東北地區行業改造以及霧霾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

  李濱堂説,哈爾濱市工業排放的污染物在逐步減少。在環保部通報後,他們前去檢查發現,這一次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異常的數據部分是瞬間超標,原因可能是由於剛起爐或者設備檢修。目前,數據都已恢復正常。

  據哈爾濱環保網空氣品質實時數據顯示,11月6日22時以後,因哈市降雪,所有空氣品質監測點首要污染物PM2.5數值快速下降,由輕、中、重度以上污染,降至100以下的優或良的好空氣。

  在當地人眼中,“等雪來”對於驅逐霧霾的意義不亞於北京等華北地區的“等風來”。在中國版圖最北的黑土地上,只需一場大雪就能將空氣狀況分隔兩段。大雪落下前,東北三省被籠罩在長達半個月的霧霾之中;大雪落下後,天空又見晴朗。

  當地環保部門透露,截止到11月17日,哈爾濱今年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是262天,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5天;重污染天氣今年一共6天,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3天。

  寒風和白雪並未給哈爾濱帶來多少藍天,12月17日,霧霾再度襲來,對這座銹跡斑駁的重工業“巨泵”來説,更多的治理工作仍在路上。

  原標題:哈爾濱的治霾“遊戲”

標簽:霧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