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VS文在寅 韓國大選兩強局面顯現
韓國檢方對“崔順實門”的調查還在進行,圍繞韓國大選各方角逐的大戲也正在上演,各方勢力風起雲湧。在政局混亂、政黨間面臨重組分合、候選人面臨合縱連橫的當前局勢下,潘基文與文在寅這兩強領銜的局面得以凸顯。
潘基文支持率時隔8周再奪第一 兩強局面日益顯現
日前,韓國最新一輪總統候選人支持率的民調出爐,潘基文的支持率由上周的20.5%上升至目前的23.3%,而文在寅的支持率由上周的23.7%微降至目前的23.1%,潘基文時隔8周以微弱優勢(0.2%)再次反超文在寅,暫時奪回支持率第一的位置。被稱為韓版“特朗普”的李在明由上周的14.9%下降到目前的12.3%,排名第三;而安哲秀則是由上周的8.3%至目前的8.2%,基本沒有變化,排名第四。
民調趨勢上來看,潘基文的支持率已經連續兩周呈現上升趨勢,而韓版“特朗普”李在明的支持率卻連續兩周呈現了下降趨勢;安哲秀的支持率仍一直保持平穩,維持在個位數,基本沒有變化;文在寅的支持率雖被潘基文反超,但主要是因為“崔順實門”對於保守層民眾和潘基文的殺傷力有所減弱,文在寅自己的基本盤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再加上排名第三的李在明與文在寅屬於同一政黨(兩者相比文在寅的威望要勝過李在明,李在明的支持率曾大幅度上升是因他第一個提出要彈劾樸槿惠,但隨著“閨蜜門”的影響逐漸變弱,李在明的支持率也有所鈍化,劣勢較文在寅正逐漸拉大),且當前排名第五(4.9%,安熙正,忠清南道知事)和第六位(3.9%,樸元順,首爾市市長)的總統候選人也都同文在寅一樣屬於同一政黨(目前兩人勝選可能性微乎其微),這樣看來,排名前6名當中,5名屬於同一陣營,4名又屬於同一政黨,這無疑會對當前文在寅的支持率産生一定的分票作用,預計今後文在寅的支持率的上升空間還很大,作為最大在野黨的最有威望的人選,其實力不可小覷,可稱為兩強中的一強。
另一方面,潘基文是民意支持率排名前六名(或4個有力候選者)中唯一被普遍認為具有保守色彩的候選人,也是唯一有足夠威望的保守勢力的代表者。特別是當前新國家黨為代表的保守勢力正面臨分裂、黨員脫黨、重組新黨等一系列變動,親樸勢力與非樸勢力分歧嚴重,找到一位能夠統合陣營全局的、具有足夠威望的領導人物非潘基文莫屬。並且,當前潘基文的支持率不僅反超文在寅、重回到第一,還已連續兩周不斷上升,可見韓國國民對其厚望之大。因此,潘基文自然可視為兩強中的另一強。
潘基文若參選應主動澄清“受賄”嫌疑
作為熱門韓國總統候選人的潘基文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未宣佈是否參選,但他本月20日曾透露,他願意將過去10年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所見所學為韓國發展做出貢獻,這一表達“許身報國”的意願,被外界視為其有意參選的“最強信號”。不巧時隔僅5天,韓國一家雜誌便爆料稱,潘基文曾涉嫌數十萬美元的賄賂。潘基文隨後雖進行了強烈否認並要求對方道歉,但一時間“潘基文涉嫌受賄”一事還是登上了韓國輿論的風口浪尖,讓兩強中本身變動性就相對較大的一強——潘基文備受矚目,更增添了選舉的變數。
潘基文突然陷入“涉嫌受賄門”,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立即要求檢方著手進行調查,這一系列突然的動作足以看出最大在野黨已將潘基文視為最大的威脅,也可視為韓國政界已開啟了對潘基文進行考驗之路的大門。縱觀韓國歷屆總統選舉,每位強有力的候選者幾乎都毫無例外地在大選前陷入過各種“疑惑門”當中,各政黨對政敵的攻擊會異常猛烈。再加之,去年曾轟動韓國的京南企業會長成完鐘自殺案中,潘基文曾被質疑與其有交情並可能與“資源貪腐案”有關,以及潘基文侄子涉嫌利用其名侵吞契約金遭到起訴賠償等事件影響,當前遭到輿論的非議也不難理解。
筆者認為,如果潘基文真的下決心參加韓國總統選舉,除了簡單地否認事實並要求對方道歉外,還應該拿出更真誠的態度對“涉嫌受賄”這一事件做出詳細的説明。韓國社會在經歷了樸槿惠“閨蜜門”這樣的風波後,民眾與當權者已充滿了不信任感,如何通過社會和政黨的各種考驗,從中選舉出真正有能力的領導者已成為了全民共識。因此,潘基文面對這樣的“考驗”,只是否認和指責是遠遠不夠的,更應該通過客觀、合理地反駁,展現出努力澄清事實的樣子出來,畢竟這只是挑戰總統過程中應做的第一步和候選人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潘基文憑藉“聯合國秘書長”這一花環最終能否當選韓國總統雖尚未可知,但可以確認的是民眾對其應對治理國家能力的種種考驗而採取的方法和態度,將成為潘基文可否戰勝對手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無論當下政黨如何合縱連橫,兩強的局面已經越來越明顯,圍繞兩強展開總統競逐的這條暗地裏的中心線可能會成為政黨間策略調整的主旋律。而兩強中,由於文在寅的支持率穩定性比潘基文相對要高,所以目前來看潘基文接下來採取的一系列應對方式將成為韓國總統選舉中很大的潛在變數。(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