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2016年終盤點特刊·步履鏗鏘的文化走出去

2016-12-29 15:39:01|來源:光明網|編輯:韓宇辰

  文明互鑒新景觀

  ——2016年文化走出去發展報告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李蕾 蘇麗萍 李韻 王國平 杜羽

  文化影響力的根本特性在於“直指人心”,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於使中國文化、中國模式、中國故事走進他國人民的內心世界,走進人類歷史的深處。回望2016年,中國文化走出去在文學、戲曲、影視、出版、考古領域斬獲頗豐:中國文學家屹立在世界文壇,捧得一座座國際大獎的獎盃;中國戲曲屹立於世界舞臺,在詮釋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還嘗試著用中國話語講述西方經典故事;中國影視從單個作品合拍的“借水行船”,到集結隊伍的“組團出海”,一步步拓展著中國影像傳播的世界版圖;中國新聞出版單位海外佈局規模初具,用帶著紙墨香氣的圖書展現中國文化的親和力;中國考古隊的身影進入世界古代文明發源的核心區域,參與文明互鑒,彰顯著我國正在邁向考古強國的堅定步伐……總而言之,探索多樣的合作模式、借助豐富的內容形式、深入挖掘背後的文化精神,正成為當下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鮮明特點。

  文學以中國故事豐富世界文學的面貌

  中國文化走出去,文學應當先行。2016年,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保持著持續活躍的態勢:中國作家與世界對話的自覺、自信和能力大為提高;中國當代文學也以獨特的魅力,參與和豐富著世界文學的面貌,改變甚至塑造著世界文學的格局。尤其是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上,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榮獲2016年度“國際安徒生獎”,成為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作家。“我的成功要歸功於中國這塊土地賦予作家的無窮靈感。”曹文軒説,中國故事是這個世界上非常難得的故事。當中國作家在講中國故事的時候,也必須站在全人類的高度,去思考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態。一個中國故事,一個全人類的主題,兩者的結合,將引領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我們亦不能忽略文學先天的不足,即語言文字造成的翻譯之難。所以,中國當代文學的對外譯介工作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中飾演著重要角色。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中國當代文學精品譯介工程和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翻譯工程,向優秀作品的譯介提供資助;主辦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文學翻譯家工作坊和國際寫作營,參與主辦中外文學翻譯研修班,進一步加強與各國翻譯家、漢學家的聯繫與合作;《人民文學》雜誌相繼推出英、德、意、法、俄、日等外文版,成為向世界各國推介中國文學的重要窗口……通過對外譯介,中國文學與外面的世界産生了越來越深的關聯。

  

  出版以書為媒,讓世界了解中國

  2016年,中國圖書的世界影響日益突出,中國出版機構的國際傳播能力顯著提升。從南亞次大陸到西伯利亞高原,從太平洋西岸到巴爾幹半島,中國圖書的身影隨處可見。這些“走出去”的中國圖書,既有經典名著,也不乏當代佳作,既展現了古老中國的歷史文化,也關注現代中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最近10年來,出版物版權和實物貿易的逆差已經從7.2:1縮小到1.6:1,圖書版權輸出增長5.58倍,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版權輸出更是增長了18.4倍。以書為媒,海外讀者可以更加了解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也更能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中國老百姓的現實生活。

  在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絲路書香工程、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等工程的支持下,印地語版《論語譯注》、俄語版《牡丹亭》、西班牙語版《理解中國》叢書等一批圖書在2016年走出國門,將一個更加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呈現在世介面前。今年,在波蘭華沙,中國外文局建立起全球首個“中國圖書中心”;在烏蘭巴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設立了中國主題圖書翻譯出版中心;在聖地亞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有了一家智利分社……目前,中國新聞出版單位已經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或設立了400余家分支機構,海外佈局規模初具,本土化發展漸成趨勢,讓中國圖書“走出去”有了更為豐富的渠道。

  

  戲曲走出國門唱響國際舞臺

  國家京劇院的實驗京劇《浮士德》前不久在意大利巡演時大受歡迎,他們的經典大戲《楊門女將》又到澳大利亞以國粹之美征服了當地觀眾……2016年,中國戲曲頻頻走出國門,唱響國際舞臺。

  諸如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豫劇《程嬰救孤》、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等,在美、英等國劇院演出,在將中國戲曲的曼妙與華美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同時,也把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守信等理念傳播開去。為了適應國外觀眾的審美需求,主創對傳統經典進行了適度的調整。比如,國家京劇院在赴澳大利亞演出時,對《楊門女將》刪繁就簡,將演出控制在兩個小時內。這種因地制宜的舉措拉近了國外觀眾與中國戲曲的心理距離。

  

  電影《長城》海報 資料圖片

  用中國戲曲演繹外國名劇或名著,可謂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大亮點。國家京劇院的實驗京劇《浮士德》,對歌德的名著做了中國化的演繹。去年在意大利演出大獲好評。今年11月,該劇又赴意巡演,仍反響熱烈。湖南省湘昆劇院的崑曲版《羅密歐與朱麗葉》8月赴英參加愛丁堡邊緣藝術節,用中國傳統戲曲的形式演繹西方人耳熟能詳的戲劇故事,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英國觀眾對該劇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演出上座率有八成以上。這種運用傳統藝術手法呈現西方經典的做法,可謂“以中國話語講述世界故事”的有益嘗試,有效提升了外國觀眾對中國戲曲的欣賞層次。

  影視“組團出海”開創走出去新模式

  以往國産電影多是單個作品漂洋過海,這種單打獨鬥的模式使海外銷售處於不規則狀態。2016年,電影産業在“普天同映”電影全球發行平臺的助推下,逐漸打開了以集群姿態“組團出海”的局面。今年4月,華人文化成立華人影業,依託強大的資本背景、專業的團隊,在全球範圍開拓院線、音像、互聯網和電視播映等多渠道、多層次市場,至今已在十多個國家拓展出20余條院線的直接排片渠道,並深入各地探尋宣發資源,逐步建立宣發體系,嘗試了《陸垚知馬俐》《盜墓筆記》《一句頂一萬句》《28歲未成年》等多部影片的海外發行推廣。

  2016年的國産電視劇“走出去”也捷報頻頻。現實題材電視劇《父母愛情》的阿拉伯語配音版在埃及創下收視新高;歷史劇《羋月傳》還未播出,版權就賣到了韓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甚至還遠銷北美地區;暑期檔的偶像劇《微微一笑很傾城》在越南視頻網站播出時,播放量一度居排行榜榜首……以往多是中國觀眾追看韓劇、日劇、美劇,如今風水輪流轉,越來越多的外國觀眾開始為中國電視劇作品著迷,使電視劇創作者不由地産生了一種揚眉吐氣的自豪之感。

  考古 從考古“大國”向“強國”邁進

  2006年,一支中國考古隊出現在越南的遺址上,落下了中國考古學界“走出國門第一鏟”。自那以後,中國考古學界注重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溝通,關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學術研究動態,跨越國界來思考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十年後的2016年,中國考古學界有約70個國際合作項目,包括調查、研究、合作發掘等各種形式,走出國門的境外考古已不再罕見。

  2016年5月,在鄭州召開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吸引了十余個國家的幾十位學者參與討論,大家一致認為,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考古大國”。對其他古代文明的考古探索,是檢驗現代中國考古理念和技術的試金石,是展示中國考古實力的大舞臺。如今,從非洲肯尼亞海濱,到蒙古高原的草原;從古絲綢之路上的中亞古城,到中美洲叢林中失落的瑪雅文明古城;還有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等國的宗教寺廟和遺址,都留下了中國考古人堅實的足跡和勤奮的汗水。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指出,通過開展境外考古項目,不僅能夠推動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學術科研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一帶一路”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

  【權威觀察】

  文化在自信與開放中走向國際

  作者:張梓軒(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一個國家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這是因為文化帶來的認同感,是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所需凝聚力的重要來源。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文化對外傳播能力的提升,應該和中國經濟的崛起同步。因為,若文化傳播能力不能跟進,那麼,世界對崛起中的中國便很難實現了解和信任。所以,為了讓中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發出聲音,無數文化工作者、對外傳播工作者夜以繼日、殫精竭慮。

  2016年,當華美的中國文化畫卷在其他國家的銀幕、熒屏上綻放異彩,當各種國際影視節展的大銀幕上投影映出具有質感的中國自然與社會風貌,當來自不同國家的粉絲用各種語言在中國古裝劇、都市劇的視頻下留言點讚……我們知道,這一年,文化工作者在開放的國際交流合作環境之中,又走出了堅定的一步,讓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觀眾見識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與光華。

  浪漫中國的情感與道義

  傳統文化題材的作品,一直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具有較大對外傳播優勢的種類。遠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四大名著改編電視劇,在東亞、東南亞國家中引起的觀看熱潮經久不衰,近有《步步驚心》《花千骨》《甄嬛傳》等古裝劇的各種細分類型走出國門,在海外掀起一股追劇熱潮,從中法文化年、中歐文化對話年、中俄國家年等國際交流活動中各種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展覽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環節中以四大發明為重要表現內容贏得世人的掌聲,各種文化作品中的傳統元素如星河般燦爛,向世界傳遞著忠義、友善、和諧等價值觀念。

  2016年,以傳統中國文化元素為載體的文化作品,同樣保持了在海外傳播進程中的優勢。繼《甄嬛傳》之後,《羋月傳》以較高的發行價格行銷北美;《武神趙子龍》《青雲志》等也在國際互聯網傳播平臺上被海外粉絲訂閱;中外合拍的大型紀錄片《孔子》在法國Arte電視臺播出,向西方傳遞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力和自信;G20杭州峰會期間,文藝演出中美輪美奐的《高山流水》《美麗的愛情傳説》,更是承擔了向國際政治精英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

  由於信息片面且未及時更新,很長時間以來,世界其他國家的民眾對中國存有一種迂腐、古板的刻板印象。而近年來成功“走出去”的這些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作品,在傳達厚重、深沉的中國氣質同時,不失清新浪漫的風格,令人們耳目一新。這些作品中的衣飾、景物、風情,包括以此為展現內容製作和傳播的劇照、海報、宣傳冊,一定程度上彰顯著中國傳統藝術空靈婉約、俊秀飄逸的審美風格,體現了東方的浪漫氣質。而在華麗的視覺外衣之外,這些作品還在故事情節中體現中國人所特有的對大義的重視、對超越生死的情感的推崇,實現著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參與。

  轉型中國的思考與選擇

  21世紀伊始,當中國在經濟領域以更為積極的身影活躍於世界舞臺上時,有關政府部門啟動了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為世界各國觀眾了解真實的中國貢獻力量。一方面,我們希望通過新聞媒體,讓其了解中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立場、態度和觀點;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多種題材類型的影視作品,展現當代中國的精神氣質、生活圖景。在這樣的傳播訴求下,當代題材作品越來越吃香,《媳婦的美好時代》《超級工程》等一批體現現代中國都市生活、建設成就的作品,漸漸在對外傳播中嶄露頭角。

  2016年中國當代題材的文化作品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亮點頻出。紀錄片《喜馬拉雅天梯》、故事片《清水裏的刀子》,在多個國家放映,收穫專業獎項與觀眾口碑。而以《親愛的翻譯官》《如果蝸牛有愛情》等為代表的都市劇,融職場生活與情感糾葛于一體,在海外青年觀眾中引起一陣網絡熱議。

  這些當代題材的文化作品,對中國人的生存狀態、所思所想進行集中體現。其中,有的作品展現了轉型中國的普通人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選擇。現代性給當代中國人帶來的問題,也是現代性給全人類帶來的共同問題,這使得作品擁有了跨越民族差異、走向世界市場、觸動人類心靈的內在文化內涵。也有的作品展示年輕人在都市生活中面臨的問題,這和居於城市化發展程度較高地區的國際受眾之間也有著極大的通約性。於是,當代中國就通過這些文化作品,與時下的國際受眾進行著對話、互動。

  現代中國的崛起與風範

  20世紀末21世紀初,來自海外的購片方在談到中國當代題材的文化作品時,曾這樣措辭:“拍攝手法上與韓劇、日劇、美劇相比,顯得還是弱了些,取景、色彩、服飾搭配等視覺衝擊力尤顯不如。”可見,現代感的匱乏,成為中國文化作品一段時間內不被海外市場看好的重要障礙。隨著中國製造業的進步、廣告市場的發展、民眾消費能力的提高,文化産業隨之得到了較為充裕的資金。大量資本涌入,又吸引了來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工作人員參與到中國為主導的文化創作中,使中國文化産業的生産技術在交流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改進與提升。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德宏曾談道,隨著中國經濟不斷進步、城市飛速發展、國際合作頻繁,大環境為演員、導演、編劇等主創賦予的現代氣質,使他們逐漸擁有了可以與其他國家的文化産品生産者相媲美的能力和表現。

  2016年,無論是傳統題材,還是當代題材,成功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訴求的這些作品在製作技術、鏡頭語言、特效包裝等方面,還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中國文化已經具備了現代感與大國氣質。比如,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環節,將詩情畫意融入了聲光電的魔術手中;國産古裝劇的拍攝在後期製作時加入各種特效,給觀眾帶來視聽震撼;時裝劇裏無論是美術、布景、運鏡,還是服裝、化粧、道具,都時尚新穎,使中國的現代氣息得以有效傳達。這些附著于內容週邊的技術手段,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大國崛起的風範。

  回顧2016年中國文化走出去中這些突出的亮點,很多是通過中外合作途徑實現的。像《我們誕生在中國》《長城》這樣的多國合拍電影“借水行船”,用外國的資本、技術和班底呈現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在國際主流市場傳播。還有展現近代華人在美國發展史上作出重要貢獻的紀錄片《金山》,同樣得益於中外合作,以真實的影像力量,向西方國家傳遞真實的中國形象。儘管這些合作還未形成成熟的經驗、穩固的模式,儘管我們的成功更多地集中在個案而未形成規模,但我們在交流互動中將文化延伸到世界更廣闊的國家和地區,不失為一種有益嘗試。不過無論方法如何創新,形式怎樣突破,中國文化行走國際時仍需堅守文化自覺、保持文化自信。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更加有力、有效,從而實現文化自強。

  (原標題:2016年終盤點特刊·步履鏗鏘的文化走出去)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