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回應“退休人員繳納醫保”:將提出政策建議
原標題:人社部回應“退休人員繳納醫保”:將適時提出政策建議
央廣網北京1月23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最近,“退休人員要繳納醫保”這個話題備受媒體和百姓關注。起因是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2016年第一期《求是》雜誌上發表了署名文章,其中提到,要研究實行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政策,建立與籌資水準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把這篇文章視為“退休人員也要繳醫保”的信號,社會各方紛紛對此討論,其中不乏強烈的批評意見。昨天,人社部明確回應表示,將廣泛徵求意見,適時提出他們的政策建議。那麼,我國醫保制度目前面臨怎樣的困難?相關政策的制定將基於怎樣的考量?
經過將近20天的沉默,昨天,人社部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首度回應了這個話題。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研究實行職工退休人員醫保繳費參保的政策”,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人社部將“適時提出他們的政策建議”。
李忠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健全醫療保險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研究實行職工退休人員醫保繳費參保的政策。所以下一步將廣泛聽取各界意見,適時提出政策建議。
從1998年我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制度開始,這20年間,“擴大受益人群”和“提高報銷的比例和範圍”始終是我國醫保制度發展的大方向。截止2015年末,我國共有6.66億人參加各類醫保,比上年增加超過6800萬人;僅最近半年時間,就有包括“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實施”、“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出臺。據了解,整合城鄉居民醫保之後,符合政策的住院報銷比例將達到75%,極大減輕百姓看病負擔。另一方面,我國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2014年,我國職工醫保基金總收入為8038億元,增長13.8%;總支出6697億元,增長14.9%,高於收入增幅1.1個百分點。若從2009年算起,這項基金的年均支出增長為20.6%,而收入增長卻僅為18.6%,其中差距一目了然。更有媒體報道,截止2013年,我國已經有225個統籌地區的職工醫保基金出現收不抵支。
在2015年的一次會議上,時任人社部副部長的胡曉義也曾表示,醫療保險基金出現局部“吃緊”,開始議論哪兒的基金出現缺口,當期收不抵支,風險加大。
與此同時,這項制度始終採用的是退休人員不繳費、在職人員繳費“養老”的籌資模式。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鄭春榮介紹稱,退休人員有兩大優惠政策,一是個人不繳費,但醫保賬戶由醫保局支付相應款項。二是個人的承擔醫療費的比重比較低。
眾所週知,同樣是這20年,我國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老齡化不斷加劇。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職工醫保參保人數為2.82億,其中退休人員7255萬人,在職人員2.1億人。換句話説,每3個在職人員正在負擔著1個退休人員的醫保費用;而且,退休人數仍在迅速增加。
因此,鄭春榮認為,醫保費用全部讓在崗職工和財政承擔不具有可持續性。在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高峰期,一方面不參保,一方面又享受了比較高的醫療報銷比例,這樣會給醫療保險制度帶來很大的老齡化風險。也就是説,退休人員的無繳費最終財政負擔落在在崗職工和財政身上,長期來講,這樣的醫保制度不具有可持續性。
也有觀點質疑,老人退休後原本就只靠退休金生活,再從中扣一部分醫保的錢,會不會有違財政公平?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介紹,國外常見做法就是退休人員和養老基金等其他社會團體來共同承擔繳費義務,從而減輕財政和退休人員的共同壓力,來解決老齡化衝擊。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則認為,“職工退休人員繳醫保”,更符合醫保政策內部的制度公平。
張車偉指出,醫療保險大部分都是現收現付,也就説,現在花費的醫療支出,都是繳費的人所支撐的,是一種“共濟”政策。老年人是醫療支出的主要群體,如果不交醫保,就要由年輕人負擔這部分醫療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並不公平。
李忠也解釋説,醫保制度改革的總體方向,就是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制度,維護參保人員的權益。因此要按照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厘清和均衡各方負擔。不過在褚福靈看來,更為可行的方法或許是規範現有的繳費年限,由此來達到醫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褚福靈認為,改革力度小和社會保險法相吻合。各地繳費年限不太一樣,北京男繳費25年,女繳費20年,也有一些地方繳15年,還有地方繳30年。改革無非就是解決基金平衡的問題,通過規範繳費年限,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達到收支平衡,並不存在任何的精神平衡問題,這樣的改革力度是到位的,也符合現在的法律規定以及社會保險規則。
對於醫保基金面臨的的困難和風險,很多人覺得應該先節流,主要是控制由於藥價偏高、小病大養、過度醫療,以及以藥養醫等因素造成的醫療費用快速增長,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然後再去開源,比如適當增加政府財政補貼。最後再來討論退休人員要不要繳費的問題。畢竟,這關係到8000萬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無論政策制定還是試點推行,都要採取謹慎穩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