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省份調低消費增長預期 服務類消費被重點扶持

2016-01-26 04:38:19|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杜軍帥

  《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截至25日,已經有近30省召開了地方兩會。其中,有十余省份公佈了今年消費增長目標,相比去年的目標,除了天津調高預期外,其餘大多數省份均下調了全年消費增長預期。與此同時,相比往年“擴大消費”的提法,今年“供給側改革”、“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培育內需新動力”等成為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彙,相關舉措也更加側重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共同發力,具體而言,醫療、養老、旅遊等服務類消費以及綠色消費、信息消費等將被重點扶持。

  記者了解到,商務部等部委也在部署新消費政策,著重供給側發力培育新消費。業內專家預計,在消費結構升級的持續帶動下,今年消費仍然能夠平穩增長,對經濟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十三五”期間,消費對經濟的貢獻有望攀升至70%。

  預期 十余省份看低消費增長目標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目前已有包括天津、內蒙古、福建、重慶等十余個省市(自治區)公佈了今年消費增長目標,其中除了天津調高預期外,其餘大多數省份相比去年均小幅調低了全年消費增長預期。例如,重慶從12%下調至11%,內蒙古從11%下調至9%,福建從13%到12%,江西從12.5%到11%。

  此外,還有一些地區弱化了這一目標,沒有提及或者僅設定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目標和消費價格目標。

  記者注意到,有一些地方明確提出了刺激消費的政策,例如河北提出“啟動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支持城市計程車、公交車等淘汰更新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不少於3.5萬個標準車。”

  不過,相比起往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擴大消費”這一普遍提法,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最多的則是“供給側改革”“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培育內需新動力”等新提法,各地也多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共同發力。

  例如,北京市提出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重慶提出要“適應消費分層、分化的趨勢,引導企業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滿足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提高有效供給能力”等。

  具體而言,醫療、養老、旅遊等服務類消費,以及綠色消費、信息消費等被地方列入2016年重點扶持領域。北京市就明確提出要“完善綠色消費政策,擴大節能減排産品、新能源汽車、有機農産品等綠色消費。鼓勵信息消費終端升級換代,加快發展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等信息服務”,以及“增加多元化養老健康供給,壯大養老健康消費。實施旅遊消費提升計劃,做優古都文化、京郊休閒等旅遊板塊,擴大外來消費”。

  引領 供給側發力培育新消費

  不僅是地方層面,記者了解到,商務部等部委也在部署新消費政策,著重供給端發力培育新消費。商務部已經將“大力改善市場環境,充分挖掘消費增長潛力”列入今年商務工作重點任務之一。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的政策重點,一方面順應中等收入群體快速增長趨勢,鼓勵社會資本和外資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滿足基本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推進商業智慧化,鼓勵餐飲住宿業轉型發展,積極打造品牌服務平臺,做大品質消費。將重點挖掘養老健康、信息、汽車等行業的消費潛力。

  發力點則將更多轉向供給端。“比方説,建設現代市場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打擊侵權假冒、打破地區封鎖、加強信用建設、培育中華老字號等,這些都是供給側改革。”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鄭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要為擴大消費營造好的條件,主要是做好流通工作。具體包括推動流通體制改革,尤其是在體制創新層面。還要推進流通的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通過降低物流成本來推進流通領域的供給側改革等。

  去年,國務院接連出臺兩份鼓勵新消費的文件,《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包括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農村消費和品質提升型消費等在內的六大領域將作為消費升級的重點領域和方向。此外,國家還出臺了《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

  專家指出,國務院連發兩文鼓勵消費升級,從文件內容來看,在引導消費增長方面,將更加注重供給側的改革,即不再像過去那樣強調在需求端的消費刺激政策,而是將更加注重新消費模式的供給以及消費環境的改善等。而在獲得重點鼓勵的幾大領域中,服務消費備受重視,有望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主引擎”。

  前景 全年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各地消費增速預期目標下調,主要與經濟前景不樂觀有關係。一般而言,消費是總需求中的穩定因素,它受收入增長及其預期的影響較大。由於工業、投資、盈利等仍將繼續下行,消費很難獨善其身,其增速有較大的下行風險。在他看來,2016年消費增長將寄望于消費結構升級的持續帶動,預計網購、信息、家居等相關消費將保持較快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落實,智慧節能消費、綠色消費、服務消費、品質消費、便利安全消費等市場熱點繼續發展,預計2016年消費市場整體穩步增長,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消費結構將持續改善,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作用將不斷增強。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認為,2016年我國消費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近年來保就業的政策效果比較明顯,就業形勢比較平穩。此外房地産和汽車市場有望在2016年趨於平緩,其對消費的負面影響預計會減弱。他表示,要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繼續增加居民收入,著力改善消費環境,圍繞消費結構升級,推進旅遊休閒消費升級工程和教育、文化、體育消費升級工程,大力促進與群眾需求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行業發展,積極促進境外消費回流。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對記者表示,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顯,一方面通過供給側改革促進消費升級,另一方面,消費也會對供給産生反作用,引領供給和投資,為我國經濟穩增長和調結構帶來更有利的支撐。她表示,預期在“十三五”時期,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持續上升,對經濟貢獻率有望進一步攀升至70%。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