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院去年公佈“老賴”名單15315條

2016-01-27 10:58:48|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谷士欣

  市高級人民法院

  去年公佈“老賴”名單15315條

  本報記者 劉可 孫宏陽

  昨天,市高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楊萬明向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報告市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去年,全市法院收案60余萬件,結案54余萬件,均同比上升超過20%,雙雙創歷史新高。全市法院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5315條、限制出境2071人、限制高消費14783人、司法拘留822人。

   

  

  網絡查控“老賴”財産信息130余萬條

  楊萬明介紹,去年全市法院在公安、檢察機關的配合下,開展打擊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行為專項行動,公安機關協助法院查控逃匿被執行人306人,移送涉嫌構成犯罪的被執行人10人。

  所有執行案件均由執行網絡查控系統自動查詢被執行人財産信息,全年查詢信息130余萬條,同比增長近5倍。

  199名未成年犯罪人免於監禁

  去年全年審結刑事案件22335件,同比下降2.5%,依法審結故意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019件,對507人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

  報告指出,對未成年人犯罪、輕微刑事犯罪以及具有自首、立功等情節的被告人依法從寬處理,發揮刑罰的教育感化功能,對199名未成年犯罪人適用非監禁刑,佔未成年犯罪人總數的42.1%。全市法院還對144件案件的排除非法證據申請依法進行審查,對9件案件中的非法證據予以排除。制定《關於關鍵證人鑒定人出庭程式及保障機制的工作意見》,推動解決關鍵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率偏低的問題,全市法院通知關鍵證人出庭作證291人次,鑒定人出庭作證31人次。

  同時,全市法院加大對被告人法律援助的力度,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辯護律師的案件同比增加5.2%。依法保障辯護律師的閱卷、質證、辯論等各項權利,依法審查164件案件中辯方提出的調查取證申請,並收集、調取相關證據。還落實最高法院關於禁止讓被告人著囚服出庭受審的規定,彰顯了司法文明。並加強對被害人的權益保障,通過附帶民事判決和調解,被害人共獲得賠償款1.1億元。

  金融借款、民間借貸案同比上升55.1%

  去年全年審結金融借款、民間借貸案件28405件,同比上升55.1%,在案件審理中,依法認定合同效力和利息保護區間,防範市場風險,維護金融安全。審結全國首例“股權眾籌”案及涉及創業風險投資、互聯網金融等新類型案件,依法保護金融創新。

  全年審結知識産權案件24561件,同比增長25.4%,依法提高知識産權損害賠償數額,增強損害賠償計算的科學性,提高酌定賠償的適用比例,儘量填補知識産權權利人的損失,避免“贏了官司賠了錢”的不合理現象。

  去年行政機關敗訴率為12.1%

  去年全年審結行政案件13893件,同比上升53.3%。嚴格執行新行政訴訟法關於立案登記制和擴大行政案件受理範圍的規定,全年受理行政案件15451件,同比上升70.2%。對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程式的,依法判決行政機關敗訴,全年行政機關敗訴率為12.1%。

  報告指出,全市法院努力化解行政相對人和行政機關之間的矛盾,在涉及行政副中心建設、新機場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案件中,加大協調和矛盾化解力度,經法院向當事人解釋法律、促進行政機關完善行政行為,原告主動撤回起訴1479件,同比增加49.5%。

  法院當場立案量佔96.5%

  全市法院從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對符合法律規定立案條件的,一律依法立案。立案登記制實施以來,全市法院當場立案量佔立案總量的96.5%,基本解決了人民群眾反映的“立案難”問題,當事人的訴權得到有效保障。

  據統計,去年,市高級法院、中級法院依法審結二審案件47035件,審結再審案件544件,二審改判、發回重審3446件,再審改判、發回重審336件。

  在2014年年底建成司法公開三大平臺的基礎上,市高級法院修訂《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規定的實施細則》,擴大上網裁判文書範圍,全市法院上網公開裁判文書已達36萬篇,比上年增長3.5倍。全市法院全面完成1199個高清數字法庭的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高清庭審記錄和庭審視頻互聯網直播。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全市法院開展刑事速裁試點工作,基層法院適用速裁程式審結案件佔一審刑事案件比例提升至9.8%。市高級法院還制定《關於適用小額訴訟程式審理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提升了小額訴訟程式適用比例,全市基層法院一審民事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式比例達到9.5%,同比增長近一倍。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